德州粮油:大产业呼唤大品牌 |
2012-2-24 |
2月23日,第七届全国粮油产销企业订货会暨全国粮油经销商联谊会在我市举行。据了解,本次大会共吸引360余家粮油产销企业参展,吸引了6000余名参展客商。
2月23日上午10时,第七届全国粮油产销企业订货会暨全国粮油经销商联谊会展销会大厅内,高高挂起的条幅、彩灯将会展中心装扮得格外隆重。此次订货会分为粮油机械、米面油、食品、油脂、饲料等多个门类,行走其间,中粮、五得利、永乐、今麦郎、安琪等粮油加工行业的知名品牌不时映入眼帘,为盛会增色不少。
德州作为 “中国粮油食品城”,粮油加工产业全国驰名。据德州市粮食局副调研员王建民介绍,德州现有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多达280家,小麦和玉米的年加工能力分别为580万吨和350万吨,食用油加工能力330万吨,饲料的年产量也有130万吨,均列全省前茅。然而,与之不相称的现状是,全国性的知名企业却 “凤毛麟角”仅有巨嘴鸟、永乐等4个 “中国名牌”,而且全部集中于面粉行业,这也是困扰德州粮油产业多年的 “顽疾”。因此,本土企业如何借 “国字号”的展销会成就更大的名气成为历次展销会关注的热点。
赚有 “粮”心的钱 今年3月底,五得利集团旗下第11个子公司将 “着陆”禹城,作为中国面粉加工行业的龙头老大,五得利面粉集团崛起的经验值得借鉴。
“日加工小麦产量2000吨”,在五得利面粉集团的宣传海报上,这句话格外醒目。然而,记者在与这家企业的负责人交流中,他强调的并不是产量,而是 “一颗 "粮"心”。
“鲁西北地区是优质小麦产区,品质有很大的保障,在这里建厂更能保证面粉的优质性。”五得利面粉集团的销售主管朱自洋如是分析进驻德州的原因。从源头选用优质的小麦,才能在后续的产出上不 “掉队”。 “日加工小麦产量2000吨”的雄心与气魄就是建立其精准的战略定位之上的。
令人遗憾的是,德州许多 “本土”企业坐拥 “天时地利人和”,却并未真正将其发挥。目前我市的面粉企业,日加工小麦产量最高仅有1000吨。
“做食品加工,必须保证一颗 "粮"心,五得利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却一直呈现供不应求,除了合理的产品定位,更为重要的是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合理的价格。提供质优价廉的粮食产品,提供优良周到的服务。”朱自洋说。
去年,面粉 “禁白令”一出台,便赢得民众的一片叫好,部分技术水准低下的小企业无法再用面粉增白剂掩饰产品质量缺陷,逐被市场竞争淘汰,教训惨重。
中国粮食学会营销分会秘书长于俊波说:“只凭借着一时的利益,而伤害大众的权益,这种企业的寿命肯定是短暂的。”在他看来,粮油加工企业最重要的是 “诚信”二字,这两个字也是一个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根本。
"民以食为天",一个粮油企业如果没有有社会责任感,连合适的粮食都无法产出,还谈什么壮大呢?”来自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胡茂胜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