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开设临时课堂 教市民辨别食用油伪劣 |
2012-2-27 |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记者张元媛 通讯员邹俊)今年“3.15”主题为消费与安全。昨日,宜昌市消协、工商局在丹尼斯广场开设临时课堂,教消费者辨别劣质食用油。
工商执法人员介绍,以劣质食用油为例,消费者可以用一无色透明玻璃杯取少量油脂,放在光线下观察,可发现色泽深暗、欠清亮,不透明,浑浊甚至有悬浮物。这种劣质食用油加热后发酸、苦甚至霉味,食之有麻舌头、辣嗓子感觉。
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芝麻香油中不得混有其它食用植物油。但在市场监督抽查中,工商部门发现一些伪劣香油掺有棉籽油,少量过氧化值和酸价超标,有异味。执法人员介绍,掺假的芝麻香油颜色变深,如掺棉籽油呈黑红色,掺菜籽油呈深黄色。另外,芝麻香油本身无油花,倒油时出现的油花极易消失,如果油花泡沫消失很慢,表明掺假。还可以用筷子蘸一滴,滴到平静水面上,纯芝麻小磨香油会出现无色透明的薄薄大油花,掺假油会出现较厚的小油花。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