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餐饮店食用油采购舍近求远 |
2012-4-19 |
就在中储粮镇江基地产出大批量优质大豆油的时候,上海一家油脂公司正源源不断地向镇江餐饮店供货……这是记者近期采访中获得的两条信息。而事实上,中储粮的油品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不缺乏竞争力,但由于缺乏信息,许多餐饮店还是舍近求远。
市餐饮协会会长吴荣生介绍,目前镇江市食用油团购的名单中,30家协会会员单位是大头,采购渠道在上海,由上海某油脂实业有限公司直接配送两种品牌油上门,每月的数量为2000桶(20升/桶)左右,旺季时还会略有增加。他分析,从全国范围看,地沟油对餐饮市场的冲击非常大,本地知名餐饮企业开始重视食用油来源,餐饮协会组织集团采购就是因应这方面的需要。
一些知名餐饮店虽没有参与“团购”,但坚持非“品牌”不用。“油品如人品,做的是良心。”镇江大酒店副总龚晓祥介绍,从8年前开始,大酒店就禁用散装油,专一选用品牌油。这些餐饮大店的老总无一例外表露出对优质食用油油源的“渴望”,因为仅从单纯的生意角度讲,正规且多元化的采购渠道对用户最有利。
再看中储粮镇江基地。出于更新仓储和干预粮食市场的需要,国家储备粮会定期、定量转化为粮油商品。2012年该基地计划加工大豆70万吨,年加工油脂26万吨。目前投放市场的小包装“金鼎”优质大豆油(10公斤/桶)在上海、苏州等地俏销;2012年6月,基地还将推出“中包装”食用油,单件规格是25-50公斤,预计将投放镇江及周边市场。不过该基地目前只接受集团消费客户,没有零售业务。
从价格看,上海供应的食用油是202元/20升,换算后每公斤约10元左右;市区几家超市的福临门、金龙鱼等食用油的售价为70元/5升左右,换算后每公斤约14元;而中储粮出品的“金鼎”小包装,每公斤售价10-12元,将要上市的“中包装”,价格会有较大幅度下降。即便算上物流运输成本,地产“金鼎”仍具有竞争力。
吴荣生算了笔账:目前,仅市区30家从上海团购的餐饮企业,每年的食用油开支就有约500万元。这还不算大量的中小餐饮店和市民餐桌用油。他表示,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许多餐饮店负责人,并不知道中储粮也出产优质食用油,“只要价格等方面存在竞争优势,就不必舍近求远。”一些餐饮店老总也表示,将会和中储粮方面接洽,“近水楼台先得月,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参与,依托央企‘大油罐’,共同打造本地食用油安全网。”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