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打拼俄罗斯“新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
2012-5-9 |
普京提出,要建设俄罗斯"新经济",目标是未来几年使俄罗斯跻身全球五大经济体。
在俄罗斯的出口商品构成中,80%是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在当
今的高科技时代,如果不改变这种畸形落后的产业结构,经济就难以实现稳定持续快速发
展。普京表示,俄罗斯经济必须摆脱对原材料出口的过度依赖,发展成为高效低能耗的创
新型经济,以实现经济多元化。
5月7日刚刚就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的普京曾经提出要建设俄罗斯"新经济",目标是未
来几年使俄罗斯跻身全球五大经济体。普京还宣称俄有能力"成为欧亚大陆的领导者和重心
"。普京当年在竞选总统时就曾放豪言:"给我20 年时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不过
,普京没有食言,在他的前两个总统任期内,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8年保持增长
,贫困人口减少了50%以上。这次,俄是否有能力"成为欧亚大陆的领导者和重心"暂且不谈
,但从普京就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踏上重振俄罗斯经济之路。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亟待改变
12年前,普京临危受命首次出任俄总统。当时的俄罗斯,人心涣散、经济衰弱、民生
困顿。之后,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就是外需,内需的作用十分有限,净出口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多数年份保持在50%以上,最近几年甚至达到70%。
在俄罗斯的出口商品构成中,80%是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
,而这些产品近几年国际市场行情一直看好,这是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外部条件。
但这种有利的外部条件十分脆弱并且容易变化,完全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内需和外需
之间、内需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必将会给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带来变数。换言之,对俄
罗斯来讲,如果说经济转轨初期的出口商品结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还有一定的必然性和
合理性的话,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如果不改变这种畸形落后的产业结构,经济就难以实
现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更不可能占领世界经济的制高点,甚至有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这样就会在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中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
因此,像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出售资源只能作为经济复苏的起点,"资源兴国"战略
不可能引领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更不用说"成为欧亚大陆的领导者和重心"。原材料和能
源部门从来就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相反它还可能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对经济发展
起反作用。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是科技进步,也就是创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近些年来
,俄政府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2007年4月,俄政府就指出,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出
口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潜力已经发挥到极限,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不过,时
至今日,俄罗斯经济增长模式仍未有多大起色,普京打造俄罗斯"新经济"任重而道远。
普京欲打造多元化新经济
打造一种多元化俄罗斯"新经济",是普京在大选前一直强调的重点。他表示,俄罗斯
经济必须摆脱对原材料出口的过度依赖,发展成为高效低能耗的创新型经济,以实现经济
多元化。如今,他如愿以偿,重新入主克宫。按照普京的主张,俄罗斯新经济除了需要现
代化的能源企业,还需要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部门;要通过大规模增加投资、提高技术水
平、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以及提高资源使用能效等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提高教育质
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大力提高科技水平;还需扶持私营企业发展,并鼓励其进行创
新;要支持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发展新型工业,并继续支持和补贴农业;还将减少国家干
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投资吸引力;提高预算开支效率,平衡养老体系,制定灵活
的税收政策等。
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普京指出,俄罗斯必须在2020年前拥有数所世界级水平的高校
;2018年前俄政府用于科技创新的投资将增加数倍;到2020年,高新技术行业在俄罗斯国
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比目前提高50%,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应比目前增加一倍。普京近日
还在公开场合表示,政府将大力发展高科技和创新产品,国有公司应当在创新领域扮演重
要角色。2012年,国有公司将向自身的创新计划投入约9500亿卢布。2013年,仅国有公司
对于创新产品的内需就将增加到1.5万亿卢布。未来10年,俄罗斯工业生产中高科技产品的
比重将从目前的4.5%至5%上升到25%至30%。
良好经济环境有助普京施政
首先,普京再次出任总统所面临的俄罗斯政治稳定、经济上升、民生改善。据俄政府
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俄经济社会各主要领域的发展呈现积极趋势,公共预算税收增长27%
,农业增长22%,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通胀率则降至6.1%,为苏联解体以来最
低水平。
2012年年初,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危机前水平。在八国集团中,俄是经济发展最快
的国家。俄媒体预计,俄罗斯将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将为推动俄经济快速创新
发展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