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科技创新推动国产油料产业跨越发展
2012-6-19
    目前我国油料产业面临国际竞争和技术制约的双重压力,使油料产业发展受限,从而影响到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作为国产油料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油菜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一方面,油料单位面积产油量和效益偏低、生产技术落后,制约了我国油料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影响了农民种植油料的积极性,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对全国22个实验站所辖地区商品菜籽检测结果,与世界第一菜籽出口国加拿大相比,国产菜籽含油量要低4~6个百分点,且生产成本较高,在价格上不具备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在我国耕地资源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大背景下,油料科技发展不足,制约了油料产业的发展。比如,油料产量水平和水肥利用效率不高,单位面积产出率较低;抗病、抗寒、抗旱等抗风险能力比较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种植面积萎缩、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制约着我国油料产业的发展。    同时,我国传统油菜的脂肪酸组成不合理,芥酸含量高,不利于营养健康,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油菜品质改良与杂交种优势利用有机结合,有效克服了油菜品质问题,而且同时提高了油菜籽的产量。      由此可见,依靠科技进步来大幅度提高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和生产效率,是提高我国油料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油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植物油供给安全的惟一出路。      笔者认为,油料科技创新,应该站在战略高度,着眼于未来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机制。      首先,要明确创新方向,突出创先重点。一方面,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力争在国际油料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即实现“顶天”的目标。另一方面,面向产业需求,以为油料产业新的跨越提供科技支撑为己任,着力突破我国油料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保障油料供给安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油料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即实现“立地”的目标。      其次,完善创新机制,改善创新条件。一是调整考核评价机制,定岗位、定目标、定任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考核办法。建设好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相关学科群。      第三,强大创新队伍,优化创新环境,要增加数量,包括科研、开发、管理与支撑服务的人才数量,通过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创造条件,提高待遇,能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并留住人才。      目前,油料所在油菜、芝麻等油料基因组测序和重要性状功能基因发掘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跨入国际领先行列,培育出了集超高含油量(49%以上)、抗菌核病、抗倒伏、抗裂角于一体,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双低高产油菜中双11号等新品种和一批新材料,研制出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等农艺农机配套技术,拉开了我国油料生产新跨越的序幕。(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