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一步调降存款准备金率料为央行更青睐的政策工具
* 进一步降息作为最後的政策选项
* 消费者预期物价上扬,但仍愿意支出
路透北京6月19日电---知悉北京当局政策决定过程的经济分析师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仰赖削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提振成长,但要保留进一步降息的做法,作为最後的政策选项.
分析师指出,全球需求持续疲弱,中国成长可能尚未在第二季触底,或者复苏速度可能迟滞,因此新的政策支撑可能是必要的.
中国央行在6月7日调降指标利率,为2008/09年全球危机以来首次,此前则自去年11月以来三度调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降息的时点让投资人大感意外,他们担心这可能暗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尽管後来的经济数据确实显示5月成长降温,但也没有出现骤降的情况.
"人行可能进一步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但在降息方面可能会非常谨慎,除非经济持续以快於预期的速度放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资深经济研究员王军称.
"政策官员了解到,不可能积极宽松政策,因为代价会很大.地产价格是他们最大的担忧之一,"他在周二向路透表示.
根据周二公布的最新央行调查,有越来越多中国银行业人士预期当局将在第三季宽松政策,呼应了分析师对於中国经济放缓情况可能延续到下半年的担忧.
尽管中国5月银行业放款较上月增加,但分析师担心其中许多新增贷款是和政府加速进行基础建设项目相关,而非反映整体经济活动回温.
北京当局明确表示,不会再次执行类似2008年底4万亿元人民币(6,290亿美元)大规模财政刺激举措,该举措虽然提振了成长,但也带来了恼人的强劲通胀压力以及可能的地产泡沫.
尽管如此,政府近月来已引进了一系列较为温和的刺激措施,如恢复旧车换新车补贴,以及节能家电补贴等.
**中国经济何时见底?**
几乎可以肯定,中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幅将低於8%,为连续第六季经济扩张放缓,不过分析师对中国经济是否在第二季见底这个问题上存有分歧.
"我不认为经济增速将在第二季见底.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进一步放松,因为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持续放缓,"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表示.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将关注于数量型工具.央行一直对降息持谨慎态度.降息的效力更为强大,可以对企业借贷成本及居民消费意愿产生影响,"他告诉路透说.
国家媒体报导称,消费者和投资者视近期降息为进一步放松政策的明确信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虽然消费者相信第三季物价将上升,但他们仍更愿意消费,说明北京推出的目标性更强的刺激举措开始提振国内需求,例如,鼓励购买空调的优惠政策.
两万户受访家庭中有约15%的家庭计划在未来三个月购买汽车,这一比例创1999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位.
近16%的家庭亦称,他们计划在未来三个月中购房,因担心房价可能上涨.
上述调查结果可能会令北京担忧.北京在过去两年中一直试图削减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炒作,并一直试图遏制通胀.
如果房地产市场见底,就可能降低造成经济和银行体系不稳的崩跌风险,但亦会使物价压力重燃,而这将限制政策制定者们应对经济放缓的政策选项.
5月通胀率降至3%,降幅超预期,这让北京有更多空间可以关注经济增长.
**2012年增长目标仍可实现**
多数分析师相信,中国今年可能仍有望实现GDP增长7.5%的官方目标,即便部分人士预计央行将出台更多积极的宽松政策.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已把预估从8.1%下调至7.8%,并把全年通胀预估调降至2.8%.
中金预计央行还将下调利率两次,下次调降料在8月,而且今年还会有两到三次调降存款准备金率.
"鉴於有政策支持出台,经济增长不久可能就会见底,但经济复苏的规模将较小,这反映出潜在增速下降及打压房地产泡沫的进程所带来的限制,"彭文生在研究报告中称.
人民日报海外版援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工业增加值增速通常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保持三到五个百分点的差距,如果6月份经济数据没有明显提高,二季度中国GDP增速或降到7%以下.这是政府或民间部门经济学家给出的最悲观的预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