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牡丹籽油的提取不同方法会影响到牡丹籽油品质
2023-6-12
    

牡丹籽油的提取不同方法会影响到牡丹籽油品质

许多研究表明牡丹籽油含油量在29%~34%左右,牡丹籽仁经过不同的提取工艺可制成金黄色透明状的牡丹籽油,且不同方法提取的油稳定性不一样,水酶法提取的油在放置了6 个月以后也无明显变化。自2011年3月22日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元宝枫巧油和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后,牡丹籽油就作为一种新资源的油脂备受相关人士的关注。经研究发现,牡丹籽油中含有亚麻酸、亚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丹皮酚、牡丹皂苷、牡丹多糖、岩藻甾醇、角鲨烯等100多种营养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功效体现在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消炎、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肝损伤等方面。毒理学研究表明,牡丹籽油无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安全性的油。


 



南昌大学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彭常梅、方锐琳、李 静*等人从提取牡丹籽油的品质出发,探讨了不同方法提取的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货架期、脂溶性伴随物、脂肪酸组成及其挥发性成分,为牡丹籽油提取方法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



 


1、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方法提取的牡丹籽油的碘值差异不大,而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货架期存在显著差异。冷榨法提取的油酸价(0.769 mg/g)比其他4 种方法提取得到的低,这可能是因为市售的油经过脱酸处理。水酶法提取的油过氧化值(0.007 g/100 g)最低,几乎测不出来,与彭媛媛等研究的结果一致。牡丹籽油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最低的提取方法均是水酶法,但与水代法提取油的这些指标无显著差异,说明酶不会影响油的品质指标,这与Soto等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基于牡丹籽有物理特性,发现水酶法提取的牡丹籽有具有较低的酸价和过氧化值。

 


2、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中脂溶性伴随物含量的影响


 

从表2可知,5 种不同方法得到的牡丹籽油的γ-生育酚、角鲨烯、β-谷甾醇含量有明显的差异。5 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脂溶性伴随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酶法>水代法>微波辅助水酶法>有机溶剂法>冷榨法。葛杭丽等比较了不同方法提取茶油的脂溶性伴随物,也发现水酶法、水代法和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的茶油的脂溶性伴随物含量显著高于溶剂法和冷榨法。这是由于水酶法提取过程中利用纤维素酶对牡丹籽进行破壁处理,期间牡丹籽中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得以溶出,而且酶解能够降低角鲨烯与种子中多糖、蛋白质和果酸的作用程度,促进角鲨烯释放到油中,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

 


3、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货架期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不同的加工方式对牡丹籽油货架期影响很大。货架期是衡量油脂抗氧化能力强弱的一个指标,水酶法提取的牡丹籽油货架期(4.67 h)最长,极显著长于其他4 种方法(P<0.01)。这可能是由于水酶法提取的牡丹籽油中脂溶性伴随物如γ-生育酚、角鲨烯、β-谷甾醇的含量均高于其他4 种方法,这些脂溶性伴随物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可延长货架期。此外,有机溶剂法提取的牡丹籽油货架期(3.68 h)也极显著长于微波辅助水酶法、水代法和冷榨法,这表明牡丹籽油的抗氧化能力不仅仅与脂溶性伴随物质含量密切相关,还可能与其含有的一些酚类物质相关。

 


4、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由表3可知,水酶法、水代法、微波辅助水酶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冷榨法得到的牡丹籽油脂肪酸主要是油酸(9c18:1,22.59%~24.84%)、亚油酸(9c12c18:2n-6,24.88%~27.07% )和α - 亚麻酸(18:3n-3,35.66%~37.68%),亚油酸与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之比为1∶1.34~1∶1.48。牡丹籽油UFA含量高,其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含量与亚麻籽油的接近,是食用油和营养供应的最佳来源。

 


5、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不同加工方式提取的牡丹籽油挥发性组分不同。冷榨法:烃类主要是甲硼烷(4.75%)、十六甲基七硅氧烷(9.93%)和1-甲氧基-1-丙烯(10.41%),醛类主要是正己醛(4.45%)、(E,E)-2,4-庚二烯醛(8.89%)和(E,E)-2,4-癸烯醛(3.95%),酸类主要是顺十八碳烯酸(5.4%)和n-棕榈酸(3.39%);水酶法:烃类主要是2,4-二甲基己烷(1.08%)和2-甲基-6-亚甲基-2-辛烯(1.15%),醛类主要是(E)-2-己烯醛(2.48%)和α-甲基肉桂醛(38.01%),醇类主要是(Z)-2-戊烯-1-醇(4.64%),酯类主要是苯甲酸甲酯(6.12%)和苯甲酸乙酯(8.12%);水代法:烃类主要是2-乙基氧杂环丁烷(13.95%)和十八甲基环九硅氧烷(39.70%),酸类主要是苯甲酸(11.37%)和油酸(13.06%),醛类主要是己醛(3.87%);微波辅助水酶法:烃类主要是2-乙基氧杂环丁烷(31.67%)和十八甲基环九硅氧烷(41.05%),酸类主要是油酸(5.59%)和n-棕榈酸(2.35%),醛类主要是己醛(2.01%)和α-甲基肉桂醛(2.29%);溶剂法:烃类主要是庚烷(9.9%)和十八甲基环九硅氧烷(20.56%),醛类主要是(E,E)-2,4-癸二烯醛(2.69%),酸类主要是亚油酸(55.51%)。

 


结 论


本实验对冷榨法、溶剂浸出法和微波辅助水酶法、水代法、水酶法对牡丹籽油脂理化指标、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脂溶性伴随物的含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有是油酸(22.59%~24.84%)、亚油酸(24.88%~27.07%)和α-亚麻酸(35.66%~37.68%),亚油酸与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之比为1∶1.34~1∶1.48。水酶法提取的牡丹籽油酸价、过氧化值、碘值较低,脂溶性伴随物(γ-生育酚、角鲨烯、β-谷甾醇)含量高于其他4 种提取方式,货架期最长。因此,水酶法提取的牡丹籽油品质最佳。


此外,本项目通过GC-MS分析牡丹籽油挥发性组分发现,5 种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牡丹籽油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醛类(α-甲基肉桂醛和己醛等)、酯类(棕榈酸乙酯)以及烃类(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十八甲基环九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不同加工方式对牡丹籽油挥发性组分影响显著。该结果为牡丹籽油挥发性组分提供了详细的科学数据,并为牡丹籽油标准的完善提供了依据。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