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食用油:资金暴炒天气,成本支撑油价
2012-7-23
    本周(7月16日~20日),美国大豆产区依然高温干旱,市场预期大豆单产将远低于趋势水平,资金暴炒下CBOT大豆见历史新高。原料进口成本快速上涨,推动国内植物油价格重心继续上移。不过油厂库存偏大,市场终端需求不旺,贸易商追涨热情不高,国内植物油现货上涨乏力。市场表现出“外强内弱、期强现弱、粕强油弱”的特点。   美农业部发布周度作物生长报告称,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从40%下滑至34%,逊于市场预期的35%.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报告称,美国正经历1956年以来最严重旱情,中西部干旱规模扩及美国本土55%的地区。出于对旱情和新季美豆单产的担忧,CBOT大豆不断刷新历史高点,并创下11%的最大单周涨幅,技术面看,下周CBOT仍在上升通道,将再创历史新高。   相对于外盘大豆和连盘豆粕的暴涨,连盘豆油表现疲弱,整体横盘震荡,价格重心略有上移,技术面看,下周连盘豆油1301合约仍将调整,为向上蓄势,操作上建议逢低买入。本周,国内豆油现货价格涨势较弱。一级豆油出厂价格:沿海地区为9550~975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150元/吨;东北内陆地区9730~9950元/吨,上涨30~100元/吨;河南油厂9720~9800元/吨,上涨50~80元/吨。   主要是国内豆油库存高,下游厂商盈利不多,贸易商没有追涨热情,对价格推动力量较弱。   保持对9月中旬前国内外豆油价格整体看涨预期,预计未来一周国内一级豆油现货价将集中在9550~9950元/吨之间运行,建议观望。   利空因素:一是上半年我国植物油进口同比增长21%,大豆进口同比增长23%,国内植物油供应充足,且库存多集中在油厂和储备库;二是从技术面看,CBOT正在形成头肩顶态势,资金对CBOT大豆的炒作进入最后的拉涨见顶期,在未来两周,随时有见顶急跌的可能;三是虽然国内市场对豆油中期价格多持看涨预期,但在终端需求放大、油厂库存下降以前,豆油价格短期上涨空间不乐观。   利多因素:一是美国大豆苗情优良率显著下降,分析机构下调美国大豆单产预期,今年大豆最终产量很可能明显低于美国农业部7月预期;二是继对美国大豆主产区天气的炒作后,资金开始对美豆需求进行炒作,报告显示美国新季大豆出口销售旺盛,截至7月5日,新季大豆预售量达到142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73%.在大豆预计减产背景下,将进一步推动豆类产品价格向上;三是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继续环比上涨,8月船期进口大豆成本已站在5300元/吨以上,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居高不下,将支撑国内豆油价格。   本周,郑商所菜油1301合约跟随连盘豆油走势横盘震荡,价格重心略有上移,技术面看,下周仍将震荡为向上蓄势,操作上建议逢低买进。   受成本推动,国内菜油现货价格稳中有涨。多数厂家以预售8月份以后货源为主,市场整体交易稀疏。长江中下游地区市场菜籽主流报价在10900~11200元/吨之间,较上周上涨0~100元/吨,多数地区实际仍呈有价无市状态。未来2~3周,在竞价劣势和成本推动的共同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菜油主流报价将在10900~11200元/吨之间运行。   本周,国内菜籽价格稳定,产区厂家上货不多,长江中下游余货趋紧,厂家上货速度明显趋缓,安徽及江浙油厂部分表现出较强的收购意愿,实际收购价格保持暗升局面。湖北菜籽挂牌价格为2.52~2.53元/斤,安徽、江苏、浙江主流菜籽入厂价格为2.55~2.59元/斤,四川菜籽挂牌价格为2.50~2.55元/斤。   目前已进入菜籽收购高峰期的尾声,由于国内豆粕价格持续暴涨,拉动国内菜粕价格走高,国内菜籽压榨利润好转,未来两周国内大型油厂收购意愿较强,菜籽价格继续稳中有涨,以稳为主。   本周,受马盘带动和国内植物油行情影响,连盘棕榈油期价弱势震荡,重心略有下移,技术面看,下周连盘棕榈油仍将弱势震荡为后市蓄势,操作上建议逢低买进中期持有。   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先扬后抑,价格重心略降,沿海地区24度棕榈油销售价格集中于7850~8100元/吨,较上周下跌0~50元/吨。主要是港口棕榈油库存居高不下,市场终端需求平稳,贸易商采购囤货积极性不高,抑制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未来一周,国内24度棕榈油港口分销价仍将集中在7850~8100元/吨之间横盘运行,建议观望。   利空因素:一是国际上棕榈油主产国进入生产旺季,而出口并未相应增长,马来西亚两家船运调查机构SGS和ITS公布7月前20日棕榈油出口量,均较上月同期大幅下降23%,且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9万吨水平;二是目前国内棕榈油库存居高不下,去库存化仍需时间,贸易商多谨慎,不敢轻易加大库存量。   利多因素:一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豆油和棕榈油的价差均继续扩大,如国内豆油价格因大豆成本而上涨,部分豆油需求必将转向棕榈油;二是7月份国内棕榈油进口量大幅下降,7月前20日仅进口了8万余吨的马来西亚棕榈油,较上月同期减少了大约2/3;三是棕榈油消费旺季来临,加上进口下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库存将会进一步下降。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