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菜油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傍央企求生存
2012-7-23
    今年国内菜籽油收购高峰来去匆匆。受累于原料价格高企,成品价格不高,国内不仅是中小型菜油加工企业,即使是一些较大型的企业也开始寻求与中储粮进行合作,以求得立锥之地。   国家粮食局7月19日发布公告称,截至7月15日,国内主产区已累计收购新产油菜籽328.52万吨,由江苏等12个油菜籽主产区的各类粮油企业共同完成,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02.25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2%.   “目前,农户的手中所留菜籽应该不多了,大部分都集中到了中间环节。”湖北省荆门市环星油脂有限公司办公室曾海清说。   近年来,我国油菜主产区种植面积逐步萎缩,油菜籽产量不断走低,收购价格逐年提高,加之今年多地油菜籽品质不高,诸多油菜籽加工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利润虽然较去年同期较好,但仅是勉强度日。   “为了逃避风险,不仅是中小型菜油加工企业,即使是一些较大型的加工企业也开始寻求与中储粮合作。”湖北省一家油脂企业的负责人坦承,今年许多菜油企业已经沦为了中储粮的“打工仔”.   收购高峰“来得快,去得快”   7月中旬以来,各地油菜籽收购活动日趋减少,收购高峰正在减退。   国内最大的油菜籽产区湖北省的收购情况就可以反映出上述现象。   据统计,截至7月19日,湖北省油菜籽收购已基本停滞。其中,荆州地区收购量少,荆门地区基本停收,松滋地区货源趋紧。   据粮油市场报记者了解,公安、黄冈、钟祥等地的中粮公司基本停收,余货不多,上货有限,公安县仍然在少量收购。   “我们一直以2.48~2.5元/斤的价格收购,现在已经收了3万多吨。   今年收购进度比去年快一些。往年每天收购1000吨以上的情况只有几天,但是今年1500吨/天的收购速度却持续了半个多月。”曾海清说。   据记者了解,由于本年度油菜籽品质较差,储存难度加大,因此,农户销售积极性踊跃,卖菜籽热情较高。   据曾海清介绍,当地农户插完秧,其他农活也干得差不多之后,就开始集中销售菜籽。就是那几天,环星油脂的收购量达到了峰值。“企业的资金供应一度出现了紧张”.   不过,正如曾海清所说,今年的收购形势是“来得快,去得快”.   “目前,我们每天能收几百吨。”曾海清认为与前期相比,环星油脂的收购量出现了大幅下滑。   作为湖北省最大的油菜籽加工企业,自开秤以来,湖北奥星的菜籽收购一直位居全省民企之首。企业于5月15日挂牌收购,前一个月,每日的入库量在不断攀升,最高峰一天可以收购1800吨。   然而,虽然奥星前期收购了一些原料,但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企业的原料供应已经紧张。   “赚加工费用”利润有限   油菜籽产量偏低,出油率低,水杂较大,收购价格较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收购难度,还进一步压低了油脂加工企业的压榨利润。   “浙江本地种植的菜籽数量本来已经很少了,我们主要从浙江和安徽两省收购,最多的年景,我们曾收购到十几万吨。”作为当地最大的油菜籽加工企业,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金强表示,今年的收购难度非常大。   “按照现在2.5元/斤的收购价格核算下来,我们几乎是没有利润的。”江西省修水县老福菜籽油的负责人周林说。   依照目前现货市场行情,按照收购费用2.5元/斤、菜粕价格2500元/吨进行计算;油菜籽出油率为33%,每100公斤出油33斤,菜粕为62斤;除出13%的水分、杂质;加工费每公斤2元计算,只有菜油价格高于11060元/吨,加工企业才有利润。   从当前的情况看,许多地方菜油出厂价格已经高于这个价格,但每吨仅高出几十元;甚至有些地方的加工企业,正在低于此价格出售菜籽油。因此,企业利润很难保证。   有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的菜油、菜粕价格稳定,菜油交易比较稀疏,菜粕交易状况较好。武汉地区四级菜油的价格在11100~11200元/吨,个别高的在11400~11500元/吨。菜粕价格为2450~2650元/吨,蛋白含量在35%左右。   郭金强也表达了与周林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浙江省用来自主经营的油菜籽数量已经非常少,因为油菜籽基本上都被中储粮收购。“因此,我们许多企业都是在为中储粮打工,赚一些加工费用。”河南省光山县四方植物油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收购了7000多吨菜籽,公司总经理向勇表示,四方也与中储粮展开了合作,第一批合作收购2.5万吨。“与去年相比,我们的利润稍好一些,但如果碰到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我们赚的这些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行业开工率最高50%   相对于与中储粮合作收储加工菜油,一些自主经营企业面临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许多油脂加工企业负责人认为,菜油企业的经营难度正在逐渐加大。   过剩的产能,日益减少的原料,增加了油脂加工企业抢购原料的风险。   据曾海清介绍,中粮祥瑞此前在荆州地区设置了收购点,虽然收购价格不高,但是中粮祥瑞对于水杂的要求不高,导致当地油菜籽全部流向了这些收购点。   “后来我们承诺给中间商一些手续费之后,收购量才上来。”曾海清承认,企业的原料抢购风险时刻存在。   “没有与中储粮合作的民营企业,收购量更少。据我所知,周边的民营企业收购量很少有超过我们的。”由于许多油脂加工企业收购的原料质量并不高,因此许多企业正在抓紧生产,以免出现菜籽变质。即使如此,相关菜油加工企业也承认,目前行业整体开工率不高,最高能达到50%左右。   “粮油企业经营日艰的原因还在于:一是受国家托市政策影响,二是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无法把控。”向勇说,此外,资金少,融资难度不断加大,原料价格不断走高,企业风险成本增加,也逼迫许多企业考虑更稳妥的出路。   “今年农发行贷款的手续更加复杂,这也增加了许多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和成本。”曾海清说。   近几年,得益于与中储粮的合作,荆门环星油脂几乎没有开展自主经营,不过利润也不错。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和中储粮合作。油罐规模也逐步扩张到了4万吨左右。在自主经营方面,主要是固守市场,目前没有主动扩张市场经营的想法。”曾海清说。   不过,与中储粮展开合作并不是一劳永逸,这一单一合作方式也为一些企业埋下了经营隐患。   曾海清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万一哪天中储粮不委托我们进行收购,我们的仓容都无法保证,就得下岗,没有饭吃了。”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