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食用油价下跌粕价走高,后市或重新走强
2012-7-30
    上周,豆类期货整体出现大幅下跌,一方面因为从前一周末开始欧债危机出现恶化的迹象,西班牙瓦伦西亚地区向中央政府申请救援,西班牙公债收益率大幅走高;另一方面美国主产区局部地区出现降雨,且高温有所退去。因此,在宏观面和基本面均出现不利的情况下,豆类市场大幅下挫,不过豆类上涨的格局仍然没有破坏,从上周五走势来看,出现企稳反弹的迹象。   食用油价普遍下跌,粕价继续走高   上周,国内主要食用植物油品种价格普遍回落。截至周四,环渤海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格9400-9500元/吨,较前一周末下跌250元/吨;华东沿海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格9450-9500元/吨,较前一周末下跌200-25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格9300-9400元/吨,较前一周末下跌200元/吨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四级菜油出厂价格10900-11000元/吨,基本与上周持平,个别地小幅下调100元/吨。国内主要港口24度棕榈油分销价格7450-7900元/吨,普遍较前一周末下跌200-300元/吨。目前美国天气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外豆类产品期价宽幅震荡,加之国内油脂需求依然清淡,买家采购心态较谨慎。   上周,沿海地区豆粕现货价格呈现冲高回落走势,价格整体仍高于前一周水平。截至周四,环渤海地区普通蛋白豆粕出厂价格为3920-4000元/吨,局部较前一周末上涨100元/吨左右;华东沿海地区普通蛋白豆粕出厂价格为4000-4150元/吨,普遍较前一周末上涨20-6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出厂价格为4200-4300元/吨,较前一周末上涨40元/左右。7月份以来,沿海地区豆粕价格继续大幅走高,累计上涨400-500元/吨,涨幅远超过6月。目前国内豆粕价格为2008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历史高点为2008年7月创下的4850元/吨。   国内棕油库存压力有望继续缓解   监测显示,6月份以来,由于到货量较少,国内棕油库存持续下降,目前主要港口库存约74.5万吨,较前一周下降1.5万吨,较5月中旬高点下降近22万吨,连续第7周环比下降,且已连续4周处于80万吨以下。但目前库存总量仍为2008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广州港库存约26万吨,天津港约15.5万吨,张家港约16万吨,福建约3.5万吨,浙江约3.5万吨,广西接近2万吨。   船运调查机构SGS数据显示,7月前25日我国从马来西亚装运棕榈油约14.3万吨,远低于上年同期的39.9万吨,也远低于上月同期的27.7万吨,为近年来月度同期装运量偏低水平,7月以来我国装运马来西亚棕油进度明显偏慢,预计8月份棕油到港量仍将处于较低水平;另外,进入三季度以后,国内油脂消费需求将逐渐回升,棕油与豆油之间价差处于历史高位也利于扩大其市场份额。受上述因素影响,后期国内棕油库存量有望继续下降,对现货价格的压力也将进一步缓解。   目前,天津、张家港地区一级豆油价格较24度棕油高1800-1850元/吨,价差较前一周继续扩大50-150元/吨,较6月底扩大250-350元/吨,远高于上年同期1100-1300元/吨的价差水平,再度创下年内新高,同时也是2008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以来棕油终端需求持续低迷,国内库存始终高位运行,对价格形成明显抑制;与此同时,美国遭遇严重干旱,美豆优良率降至历史低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带动国内豆油价格大幅上涨;国内豆棕价差自6月下旬以来迅速突破1500元/吨,并不断扩大。   上周国内外豆类市场均出现大幅下挫,一方面因为从前一周末开始欧债危机出现恶化的迹象;另一方面美国主产区局部地区出现降雨,且高温有所退去。但对于调整的空间也不宜看的过深。因为近期调整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美国中西部局部地区出现降雨,温度有所下降,但美国农业气象专家称,8月第一周的天气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上空将出现更强的高压脊,玉米和大豆等作物面临的干旱压力还将在未来几周持续。豆类在后市重新走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近期有多家机构对三个月美豆的价格预期在2000美分上方。   从上周五的走势来看,豆类已经开始出现企稳反弹迹象。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