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中国增强农产品自给能力,减少对美依赖
2025-4-10
    

4月9日消息:随着中美贸易战升级,中国对美农产品加征34%关税,这将测试中美农业韧性。

中国迅速匹配美国对华34%关税,旨在切断美国中西部农业州对超10亿中国消费者的出口,因为自2018年首轮贸易战以来,中国已增强农业自给能力,而美国农民在贸易中的损失更大。

大豆成为关税战火线焦点,中国近年来减少对美大豆依赖,2024年巴西占中国大豆进口超70%,但美大豆仍是中国第二大来源,价值超120亿美元。中国还减少对美玉米和小麦进口,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填补空缺。

中国国内粮食产量创纪录,库存充足,经济疲软也降低需求,减轻关税影响。自特朗普胜选以来,中国提前储备美大豆,11月至2月进口超1600万吨,同比增近50%,美大豆低水分适合储备。当前美大豆出口淡季,关税短期影响有限。市场分析认为,若中国继续依赖巴西,大豆进口成本可能上升5%,但若动用储备,价格压力可控,豆粕价格可能短期上涨3%-5%。投资者需关注中国储备使用情况及巴西供应能力。

近日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股票逆市上涨,政府推动自给自足政策。国内玉米和小麦价格处于五年低点,虽对农民造成压力,但为进口壁垒提供缓冲。

上海汇易首席分析师李强表示,若贸易战持续,豆粕价格可能短期上涨,但中国可通过增加南美进口或动用储备应对,风险可控。

美国玉米和小麦对华出口已大幅减少,2024年巴西玉米占主导地位。长期贸易战可能影响下一季美大豆供应,但中国储备和巴西供应可缓解冲击。

市场分析显示,若中国完全转向南美,进口成本可能增加5%-10%,但储备可支撑需求,豆粕价格可能企稳。若巴西供应受限,豆粕价格可能上涨,影响畜牧业成本。投资者需关注中国粮食储备政策及南美供应动态,以评估农业市场走势及对中美农民的影响。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