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潮令本地食用油小企业连喊经营难 |
2012-8-9 |
国内食用油涨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每一次涨价都是行业的巨头挑起的,因而对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影响是直接的,对消费者的影响也是直接的。日前,鲁花集团、益海嘉里等食用油巨头的花生油涨价,市场最先作出反应,之后是国家发改委的约谈。对于约谈,以往已经出现,此次只不过是再次约谈而已不要再涨价。
连日来,记者从采访本地企业了解到,大家对食用油行业涨价既有抱怨也显无奈:大企业通过涨价,抢占小企业市场份额并逼小企业生存难上加难,达到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目的。
行业巨头再掀涨价潮
鲁花集团、益海嘉里等食用油巨头的花生油涨价,近年来几乎没有停止过。7月初鲁花花生油提价15%,益海嘉里旗下金龙鱼花生油提价8%,从而推动食用油第二轮涨价。涨价潮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据了解,国家发改委7月24日约谈了益海嘉里、中粮集团两家食用油巨头,约谈的意思十分明显:之前鲁花集团涨价不会干预,希望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涨价。
市桥一家餐饮连锁企业的负责人简先生认为,企业每月要采购数量较多的食用油。“表面上看,鲁花花生油提价15%,益海嘉里旗下金龙鱼花生油提价8%,从其涨幅来看不算大。但是,在其影响下的其它食品、副食品价格也跟风涨价,这个连锁反应带来系列物品的轮番涨价。这些年物价的持续上涨,食品、副食品等价格上涨居前,对相关经营企业而言,成本增加,盈利减少。市民经常抱怨物价高,食用油一直居高不下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从近年来看,国家对于食用油涨价的约谈不止一次,为了稳定消费品价格,避免物价大幅上升,国家发改委曾于2010年11月份和2011年4月份约谈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等食用油巨头,要求企业响应国家抑制物价上涨过快号召,暂缓食用油涨价。“几次的约谈之后效果如何?大家清楚。说明监管的力度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时候监管部门过于迁就行业巨头,这为行业巨头操纵市场腾出了空间。因此,加强监管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和执行力。”简先生认为。
本地小企业喊苦不止一次
“每一次食用油涨价,我总是晚上睡不着觉,毕竟小企业怎么也难与大企业竞争。想了多次之后,将生产基地搬到靠近花生产区之一的河南省内某县。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材料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等得到一定程度降低。同时,利用原油市场和渠道,将产品与销售终端对接也迅速一些。番禺工厂作为信息中心和其它用途。”在沙头街某工业区办厂近10年的常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在食用油行业,花生油属小油种,约占食用油行业的10%,但相比之下,大豆油则约占国内食用油消费量的一半,其价格上扬则势必引发食用油行业的大涨价。从市场上看,食用调和油的比例仍然偏高。益海嘉里与中粮集团是国内排名前两位的食用油生产商,也是食用油价格变动的风向标,益海嘉里旗下金龙鱼系列以及中粮集团旗下福临门系列分别占据国内小包装使用市场份额的50%和15%,二者合计占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65%的份额。
早在5年前,本地一家规模较大的花生油生产企业老板对记者说,番禺这一行业企业数量较多,成立行业协会有必要。如今,行业企业的数量出现减少的趋势,原来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转为生产其它产品。“生产食用油企业处于微利,现在转型做电子商务,盈利状况好过之前。”本地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何先生说。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