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管住两桶油管不住食用油 局面改变需五年 |
2012-8-15 |
7月初,益海嘉里对旗下金龙鱼花生油平均提价8%,花生油主要生产商鲁花随后提后涨价15%。这也是花生油今年以来第二次涨价。
7月30日,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纯花生油全国日均价涨幅超过10%,较2011年同期上涨近20%,较2010年同期上涨近40%。商务部生活必需品市场系统重点监测的数据也显示,36个大中城市的食用油零售价格普涨,涨幅在8%到15%之间。
鉴于今年大豆等油脂原料价格看涨,舆论普遍预期今年9、10月份左右国内食用油企业还将极有可能上调大豆油价格。为此,国家发改委不得不于今年内再度约谈益海嘉里、中粮等企业,以期稳定市场价格。
“很显然,这种约谈的效果远不及对‘两桶油’的约谈。其原因也很简单,‘两桶油’掌握了国内65%以上的市场,对他们约谈能直接决定市场走向;而食用油市场65%以上份额掌握在外资手中,约谈效果则大打折扣。”中储粮油脂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告诉和讯网。
此外,由于美国遭遇干旱时正是大豆播种的最佳季节,虽然后期下雨有所缓解,但未来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南美洲大豆减产则已成定局,两地合计减产将达10%。“所以油料价格攀升导致的成本上升时整个油脂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王庆荣说。
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提供的数据这种状况给刚刚进入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中储粮油脂公司创造了机会。“首先,我们没有历史包袱,加工费能比对手节约6%;第二,我们在期货套期保值操作上不赌不贪,在实现保本微利的同时,还储备了大量低成本大豆原料;第三,我们没有盈利压力,而一些上市公司则不同,每年必须对投资者有交待。基于这些优势,我们决定近期不提价。”王庆荣告诉和讯网。
中储粮系国资委直辖的央企,担负着国家粮油战略储备重任。去年底,中储粮正式涉足食用油终端消费市场,推出名为“金鼎”的多个品类食用油产品。由于其身份特殊,金鼎一问世就受到了市场的强烈关注,也被舆论解读为将肩负起宏观调控的使命。
“就目前情况而言,金鼎在小包装市场占有率还不到3%,还无法担当起影响市场乃至调控市场的大任,此次业界涨价对中储粮正是一个契机,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在终端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王庆荣说。
不仅如此,为尽快担负起肩头的特殊使命,中储粮油脂公司已经在一个月前将五年发展目标由100万吨提高到120万吨,将金鼎主要覆盖三四线城市农贸市场、粮油店、小超市的战略调整为覆盖大型超市和卖场,电视广告宣传则临时追加的预算。
“今年将完成70个系统377家大型门店的覆盖,五年目标实现后市场占有率将达15%左右,如果加上中粮旗下品牌,国有品牌占有率将达到40%以上,到那时才有能力与外资产品叫板。”王庆荣告诉和讯网。
在运营过程中,中储粮已经在刻意回避与中粮的竞争。“比如确定河北一家经销商时,我们发现他们每年销售1万吨中粮产品,如果我们也将产品交给他们,结果将是中粮7000吨、中储粮5000吨,我们最后决定另外找一个经销商来完成5000吨销售目标,这样与中粮加起来就是15000吨,市场占有率可以做到最大化。”王庆荣说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