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新闻 销售高峰将至食用油难言涨价 |
2012-8-20 |
虽然成本压力较大,但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约谈”,食用油企业近日纷纷表态“不涨价”.在价格调控的压力下,市场份额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食用油分装商和中小贸易商将面临较大压力。
随着学生假期结束和中秋、国庆双节的临近,我国食用油市场将迎来消费高峰。但是对于国内食用油生产企业来说,食用油销量的大增并不意味着企业利润的上涨。
在去年多家食用油企业被“约谈”限价过一轮后,从春节后几大食用油企业就轮番上调价格,以弥补前期损失。
7月24日,在金龙鱼、福临门等发起今年内二度调价之后,国家发改委再度“约谈”金龙鱼、福临门等几大食用油企业,要求企业“稳定价格、保证供应”,这使得多家原本在8月份有调价计划的食用油企业,都暂时按捺住了调涨冲动。
大豆进口成本上涨
受干旱天气影响,今年年初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减产,导致两国大豆期末库存下滑,使得市场对当前美国大豆生产情况倍加关注。
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显示,虽然2012年大豆收获面积数据上调至7530万英亩,但由于中西部地区大豆作物受干旱影响,美国农业部将2012年大豆单产数据从上月的43.9蒲式耳/英亩下调到了40.5蒲式耳/英亩,导致大豆产量数据继续下调至30.5亿蒲式耳(约合9061万吨),库存消费比约为6.4%.与此对应,2012/2013年度大豆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13~15美元。
但从最新的苗情监测来看,截至8月5日当周,美豆生长优良率为29%,而去年同期为61%,对此,市场预期在天气状况未有明显改善的前提下,大豆单产可能仅在37~39蒲式耳/英亩,库存消费比也将低于美国农业部预计的水平,这对全球大豆供应市场带来压力。
“在此市场预期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上市交易的大豆主力合约一度突破17美元/蒲式耳关口,并导致我国大豆进口成本出现大幅上涨。”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说。
中华油脂网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自7月份以来,我国大豆进口成本上涨势头加速,截至目前,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约为4700元/吨,较7月初上涨8%,较年初上涨18%,远期进口大豆完税成本更是高达5000元/吨。“近段时间以来,随着美国旱情加剧,进口大豆成本不断上涨。如果后期豆粕价格回落,食用油价格再不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将会逐渐减少。”益海嘉里油脂贸易部相关负责人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调控力度加大
成本攀升,利润降低,但食用油“涨价”之路依然困难重重。
据相关媒体报道,8月13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再次召集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鲁花集团、九三油脂集团和汇福粮油集团等5大小包装食用油企业进行谈话,要求上述5家企业建立食用油价格报告制度,定期向国家发改委报送食用油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
“虽然没有看到相关文件,但我认为这是国家相关部门对食用油价格的一个整体掌控,通过价格上报,能够及时发现市场价格波动,对后期的调控及时做好有效准备。见到文件后,我们集团会全力配合国家的此次行动。”鲁花集团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述益海嘉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尽管由于国际、国内原料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加工利润下降,且临近“双节”销售旺季,但益海嘉里集团没有向有关部门提交涨价申请,也没有任何中远期涨价计划。
中储粮油脂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近日也曾表示,此轮大豆油原料价格上涨,中储粮金鼎小包装产品也受到一定的成本压力,但“近期没有调价计划”.
“食用油加工企业不提高产品价格,主要是政府调控起了作用,同时也考虑到如果企业单方面涨价,会失去市场份额。”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表示。
目前,益海嘉里、中粮集团、鲁花分别占据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45%、15%、7%~8%的份额,加上九三、汇福,共拥有超过70%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二八”原理,国家发改委管住了上述5家企业,也就管住了80%的市场销量。
“若食用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得不到有力控制,其蝴蝶效应很快会传导至下游行业,从而推高国内CPI.”业内人士分析。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食用油价格的持续上调,对餐饮行业造成成本压力剧增,“今年上半年餐饮业主要原材料价格年均增长9%~10%.”
中小企业或面临“洗牌”
“对于益海嘉里、中粮集团、鲁花集团等几家食用油加工企业来讲,他们的主要盈利空间并不在小包装食用油上面,而是豆粕。”郭清保表示。
据介绍,目前进口大豆的平均出油率在17%左右,出粕率在79%左右,豆油价格虽然较低,但是由于豆粕价格处于历史高位,益海嘉里、中粮等食用油生产企业仍然有利可图。
今年3~5月份,随着对旱情的炒作及进口大豆成本相对较低,豆粕和豆油价格双双上涨,企业利润大幅上升,最高达到700元/吨,截至目前,1~8月份进口大豆平均压榨利润约为208元/吨。“真正希望调价的是将散油精炼分装的企业和中间贸易商,由于终端价格涨不上去,加之从生产商手中购进的散油成本较高,所以他们的利润空间很小。”郭清保表示。
郭清保认为,现在豆粕价格在4300元/吨左右,大豆压榨有一定的利润,但后期豆粕进入消费淡季,如果豆油价格还不上涨,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洗牌”.
对于行业企业近期提价动向,中国粮油学会会长王瑞元介绍,由于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下降,大豆价格上涨,企业成本上涨,所以在合理范围内提一下价格是可以理解的。食用油企业提价不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他们的提价考虑是理性的。另外国家发改委出面调控主要是从国家宏观政策来考虑,稳定价格有利于稳定民生。
在益海嘉里、中粮、鲁花等企业出于成本考虑的提价行动因国家要求稳定物价因素被暂时搁置后,也有食用油企业希望国储油脂油料能向上述5家企业定向拍卖,以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不过,中储粮方面表示,近期没有得到要准备出库油脂油料方面的指示。
由于体量小,中储粮油脂公司未在国家发改委约谈范围内,但其也被相关部委赋予调控食用油价格的重任。截至7月底,中储粮油脂公司小包装食用油“金鼎”实现5.4万吨销量,中储粮油脂计划今年实现小包装食用油20万吨的销量。
王庆荣表示,“有关部门跟我们是有沟通的,我们也做了一些汇报。 沟通主要涉及到对市场的判断,同时我们也给决策部门提供一些建议,比如怎么样稳定市场和价格。”
(文章来源于——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http://www.gdsyyzs.com/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