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新闻 食用植物调和油强制性国家标准最终稿已经由各部委通过 |
2012-8-24 |
“食用植物调和油强制性国家标准最终稿已经由各部委通过,最后等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位权威人士23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该强制标准主要体现在食用调和油的配方公开和监管方面。
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瑞元则介绍说,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有望于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出台。
事实上,食用油市场中份额超过30%的调和油乱象丛生,亟待国家标准予以规范。王瑞元认为,少数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利用消费者对产品缺乏了解,出现混淆概念、随意冠名、以次充好等问题。中储粮油脂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说,他们在市场上做过的一些调查分析发现,有的产品中花生油和芝麻油两种成分加在一起往往不足10%,但却叫做“花生调和油”。
对于“随意冠名”的问题,一些企业建议调和油中比例最大的原料油脂超过1/3甚至50%时,才可以加在调和油前成为冠名调和油。
调和油成分和配比的模糊不清,也让企业有了“暗箱操作”的空间。比如不久前有食用油企业宣布,由于花生油和菜籽油原料价格高企而提高调和油价格。一位业内人士当即指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是豆油,企业在上半年进口了大量的低价大豆,原料成本并没有大幅提高,而且调和油的配料是可以调整的“涨价没有道理”。
王庆荣认为,调和油市场乱象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很多标注为大豆油的产品,都添加了价格便宜的棕榈油,而棕榈油从营养价值来讲饱和脂肪酸含量太高,并不被提倡食用。
据了解,早在2005年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编制就被提上日程,2008年《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并提交给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对于食用植物调和油的争议焦点正是强制标识原料油名称和实际含量及规范冠名等问题。
深圳精益油脂技术公司总工程师谢黔岭告诉记者,除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标准的非强制性是发展趋势,但由于现阶段调和油市场很乱,仍需要对企业做出规范和要求。
(文章来源于——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http://www.gdsyyzs.com/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