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新闻 神秘小屋暗藏“三无”食用油销售点 |
2012-9-10 |
■价格比正常色拉油低一倍,每天大量卖给餐馆、粮油店、饮食摊点
■工商公安联合行动查处该销售点,查扣油品将送至有关部门检验
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获悉,9月2日上午,市民杨先生致电晨报热线反映,经过他的长期观察,发现在中枢街附近有一个非法销售疑似地沟油的窝点,这个销售点就设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屋里,小屋里不仅肮脏不堪,而且里面储存的“食用油”颜色很多呈黑褐色,为这个销售点送油的车辆几乎每次都是在夜间两三点来到,大多为挂着安徽或河南牌照的农用车。几乎每天都有上百斤油被低价销售给市区一些小餐馆、粮油店和饮食摊点。
举报 每天有上百斤油从销售点流出
接到杨先生的反映后,记者随即与他取得联系。9月2日下午,记者见到了杨先生,杨先生首先向记者提供了一些他拍摄的这个销售点的照片,记者看到,照片上拍摄的小屋里肮脏不堪,屋内放着一堆黑乎乎的塑料油桶,而桶内装的油明显颜色不正,而且相对显得比较粘稠。由于拍摄设备的限制,照片中给销售点送油的车辆情况比较模糊,但可以从照片上辨认出有一名中年妇女正从一辆五菱面包车上提着一个大油桶走进屋内。
杨先生告诉记者,他住中枢小区附近,因为经常从小屋门前经过,他发现小屋的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锁着的,而且即使不锁也是门窗紧闭,就连夏天最热的时候也不例外。杨先生说:“每次路过小屋门前总是闻到一股浓重的、让人恶心的油脂味。”
“一天晚上,我路过小屋时发现一辆挂安徽牌照的农用小货车停在门前,一名男子和住在小屋里的那名妇女正在从车上往屋里搬油桶,大概卸下了20多桶油。看到这个情景,我立刻就联想到地沟油的事,这间小屋极有可能就是地沟油的销售点。”杨先生说。
巧合的是,第二天中午,他在文亭街附近一家小饭店吃饭时恰好遇到这名妇女骑着电动三轮去送油。“我当时差点把菜吐了出来,想着这菜就是用这种油炒出来的,我怎么吃?”为了掌握更多关于这家销售点的情况,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杨先生多次对这个疑似地沟油销售点进行了观察,“每天都有上百斤疑似地沟油从这个销售点内流入附近的餐馆、粮油店和一些饮食摊,这让周围的市民怎么吃饭啊。”杨先生说。
杨先生决定向晨报反映这一情况,并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介入。
暗访 小屋门窗遮得严实 屋内摆满油桶
为了进一步调查这个销售点的情况,在杨先生引领下,记者对这间神秘的小屋进行了暗访。9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中枢街99号楼东隔壁的这间小屋,看到小屋就建在两栋楼之间,门窗用彩纸和花布遮挡得十分严实,从外面根本无法看到屋里,当记者走近小屋时首先闻到了一股浓重的油脂味,这种味道就像是从常年没清理的油烟机内散发出来的,而在门前还残留着一大片油污。
按照杨先生的指点,记者透过门缝看到,在这间不足20平米的小屋里堆放着大大小小20多个塑料油桶和三台已经辨不清颜色的食用油加油机,油桶上大多沾满了黑乎乎的油污。
跟踪 女子将油送到附近饭店、粮油店
当天上午10时30分许,在这间小屋附近等了一个半小时之后,记者终于见到了“小屋的主人”。记者看到,一名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骑着一辆灰色电动三轮车,车上还带着一个空油桶。她提着空油桶进屋后随即将门关好。
“据我所知,这名妇女已和一些小饭店、餐馆、粮油店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往来,需要用油时,他们都会给她打电话,然后由她送货上门。”杨先生告诉记者。20分钟后,中年妇女拎着一个黑乎乎的油桶从屋里出来,骑车准备离开。“这肯定是刚接到电话,出去送油的。”杨先生说。记者随即跟上这名妇女。
这名妇女骑车离开中枢街之后,随即转入文亭街,沿文亭街东行了约300米后,向南拐进一个小巷,记者看到,小巷内有3、4家饭店,这名妇女在其中的一家饭店门前停下,然后提起油桶走进饭店厨房。
数分钟后,她带着一个空油桶返回小屋。下午2时40分,这名妇女再次出动,她穿过淮海路后,直接来到富国街上的一家粮油店,还专门把车停在粮油店的后门。停车后,她先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便从粮油店的后门出来一名男子,两人一起将车上的油桶提进店里。
突查 查扣“三无”食用油19桶
经过记者调查暗访后, 9月6日下午,记者与泉山工商分局和平工商所和王陵派出所取得了联系,在将杨先生反映的情况及记者暗访的结果向其反映后,立即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工商部门决定在派出所的配合下对该销售点进行检查。
当天下午5时许,在王陵派出所两名民警配合下,和平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对小屋进行了突击检查。当执法人员进入小屋时,这名妇女正在屋里整理刚收回来的空油桶,工商执法人员随即对存放在屋里的散装食用油进行封存,同时民警也对这名妇女的身份进行核查。
经过工商执法人员的初步清查,屋里共存放19桶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检验报告的“三无”食用油,而这名妇女没有任何经营粮油食品的手续,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有。记者看到被查获的19桶油共有两种,其中一种油颜色发黄,但明显比正常食用油粘稠;而另一种油则完全呈黑褐色。
经营者
都是好油,吃死了来找我算账!
在接受完民警的身份核查后,工商执法人员随即对这名姓宋的女子展开问询调查。
工商执法人员(以下简称“工商”):你销售食用油多长时间了,有没有营业执照,有没有食品流通许可证?
宋某:我干了有7年了,我很少往外卖油,只是替熟人送油,我在这一片儿人缘比较好,他们看我没工作就让我帮着给送点油。并且这些油也都是好油,送油也要营业执照吗?我没有。食品流通许可证也没有。
工商:你的油都是从哪里进的,进货价多少钱,卖出价是多少钱?
宋某:这次进的油是来自铜山新区的一个粮油批发点,每桶重40斤,进货价是168/桶,划成4.2元/斤,一桶只加4元钱卖出去。
工商:你的油都卖到哪些地方了?
宋某:我不卖油,人家要就送点,大部分都是我自己吃的,往哪儿送的记不清了。
工商:你这些油都是什么油?
宋某:颜色浅的是色拉油,颜色深的是棉油。
工商:棉油是什么油?
宋某(有些急了):棉油就是……反正人家炸馓子、炸油条的都用这种油。
工商:你自己吃这些油吗?
宋某:我吃啊,这都是好油,你不信我喝一碗你看看能死不。(随即又转身对记者说)“我也可以送你一桶,你要是吃死了,来找我算账!”
工商
已涉嫌非法经营 将进一步调查
由于这间小屋里的食用油均为“三无”油品,并且其中一部分发黑的所谓“棉油”有地沟油嫌疑,工商人员随即将这批油查扣。“从现在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我市一般色拉油的价格约为每斤8-10元左右,而该销售点的油每斤只卖4块多钱,此食用油极有可能是不合格的。”负责调查此事的和平工商所潘所长说:“并且这个食用油销售点根本不具备营业条件、油品也都是三无产品,我们已经依法将其查扣。”
据潘所长介绍,宋某的行为已涉嫌非法经营,但是由于目前暂时无法对这批油品进行检验,所以工商部门将先把这些物品登记后送到有关技术部门进行检验,同时工商部门还将对此事进一步调查。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