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新闻 食用油监管政策是棕榈油后期走强利多因素 |
2012-10-9 |
历史高位的豆棕价差,融资油占很大因素,前期国家出台的加强进口食用油监管可能会慢慢改变这种状况,对棕榈油后期较其它油脂走强是潜在利多因素。
2012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食用植物油检验监管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对经检验不符合中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进口食用植物油,一律不允许进口。中国进口的制成品食用豆油、菜油质量较好,基本都可满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但中国进口的食用级别棕榈油的酸价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因此对国内棕榈油进口有较大影响。在此《通知》正式生效之后,对于不达标的棕榈油将不能再作为食用植物油进口,但仍可以作为原料油进口,进口之后必须在沿海港口进行二次精炼后再入市流通,将导致食用级别棕榈油成本上升150元/吨左右。该《通知》事项自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在新《通知》标准实施之后,对于国内融资棕榈油而言,一方面融资成本将有所提高,一方面融资周期也可能有所延长,无形中提高了国内棕榈油的融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后国内融资油需求是否会受到影响值得关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融资油需求一直左右着国内棕榈油内外价差倒挂的幅度以及棕榈油和其他品种间的价差,因此随着新的规定实施,后市国内棕榈油内外价差倒挂幅度与品种间价差可能发生的变化也值得关注。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