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橄榄油”销售遇冷 湖南“土茶油”酝酿突围 |
2013-3-20 |
提起橄榄油,人们都知道吃起来健康营养、用起来美容护肤,所以尽管价格昂贵,为了“健康与美丽”,许多消费者也乐意掏腰包购买。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首席专家陈永忠博士说,茶油是比橄榄油更有营养的高端食用油;但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黄金”的茶油,其市场认知度、消费者认可度等,皆与橄榄油相去甚远。世界橄榄油年消耗达320万吨,而茶油每年消耗不过40万吨,仅为橄榄油食用量的1/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而湖南油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3月16日,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技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讨论湖南传统“土茶油”的突围之道。
■记者 黄利飞
【现象】
橄榄油备受青睐
东方“橄榄油”却遇冷
2007年,家住长沙文艺新村的王先生为了买一瓶橄榄油,几乎跑遍了长沙各大超市;这两年他发现橄榄油“大超市里都有卖。”
记者调查发现,在长沙家润多、家乐福等超市里,甚至设立了食用橄榄油的销售专区;在商场化妆品专柜,也有许多品牌推出橄榄油系列产品。
目光所及,抢眼之处没有茶油字眼。
陈永忠博士说,茶油是比橄榄油更有营养的高端食用油。美国卫生研究院营养合作委员会主席西莫奥普勒斯博士更是评价茶油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
然而,相对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以橄榄油作为主要食用油,欧洲等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量为20公斤,茶油还基本没有走出国门,而且全国年人均消费量仅为0.2公斤。在国内,一些消费群体因为茶油品牌多而杂、担心食品安全等,“三见茶油而不买”。
【尴尬】
坐拥最大油茶生产基地
却没做起大产业
欧洲橄榄油的风行,地中海一带丰富的资源和产量是支撑。
于茶油而言,资源支撑是具备的。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茶生产基地。然而,目前茶油全国产量仅35万吨,年产值仅180亿元。
据湖南省林业厅副厅长胡长清介绍,湖南的油茶林面积占全国油茶树林总面积的40%,茶油产量13万吨,两项均居全国第一位。但在429家省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油茶企业仅15家,占比3.5%。
根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到2020年我国茶油产量将达到250多万吨,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对此,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院长李昌珠表示,未来的油茶大产业,现在还只是在起步阶段。
【原因】
最艰难之处
在于原材料的获取
针对有茶林资源却无茶油产业的问题,湖南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工程院院士尹韦伦说:首先要保证茶油产量,有了产量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然而,以“茶籽油战略”和“淡酱油战略”双轮驱动企业发展的加加食品(002650)董事长杨振却说:“虽然我们身处茶籽油资源最为丰富的湖南地区,但是目前采购环境并不很理想。”
他指出,油茶生产周期长,单位面积产量低,“传统产品每亩产量甚至不足十公斤。”
近日入主金健米业(600127)的金霞公司,计划以茶油产品来做大做强米面油三大板块中最短板的“油”产业,其负责人也有同样的体会:相比工业化的加工环节,油茶产业最大瓶颈在种植。
在原材料不足的情势下,偏偏茶油还是一件大量耗费原材料的产品。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湖南林之神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胡荣明告诉记者,榨取1斤茶油需要5斤茶籽,他们去年收茶籽的成本价是6元/斤。也就是说1斤茶油仅原材料成本就高达30元,而2004-2011年,每公斤茶油的收购价格从20元涨到了80元。
陈永忠在此次技术研讨会上说:“若1斤纯茶油的市场价卖不到50元,企业根本就活不下去!”
观察
小散乱情况突出,无章法可循
细想之下,即使在全国范围之内,也没有哪个油茶企业给人深刻印象。即使是茶油产销量全国第一、湖南驰名商标的金浩茶油,其2011年的销售收入也仅9.2亿元,不足山东鲁花集团的十分之一。
数据显示,我国食用油市场茶油消费量仅占1.17%,而且由全国几千家油茶企业、众多茶油品牌共同占据。
据陈永忠介绍,茶油品种主要包含毛油、物理压榨茶油、浸出茶油和茶籽调和油四种,在生产工艺、成本和品质上均有很大区别,但市场上各类产品良莠不齐,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毛油生产工艺简单,游离于食品检测之外,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但常以‘纯茶油’、‘土茶油’吸引消费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目前调和油的生产无标准可依,普遍存在成份不清、配比不明的现象。”
虽说专业人士讲门道,业外人士看热闹,但有消费者就反映:且不说市场与品牌,就连茶油的名字都是多种多样的:茶籽油、山茶油、茶树油、茶油……谁能分得清真假好坏呢?
建议
技术是关键、品牌做支撑
依托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建立的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油茶产业发展亟待奔腾向前之时,提出的目标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实现技术标准化、生产高效化、产品高端化、品牌国际化。”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官春云指出:湖南是油茶大省,发展潜力很大,其中的关键在于技术革新。
加加食品则斥3-5亿元巨资,与油茶林合作社达成协议,投资开发10万亩以上的高产油茶林基地,确保其茶籽油产业发展的原料稳定供应。而林之神公司实际控制人新天地集团董事长李建华表示,要坚持“决不调和”的战略。
众人合力,我们期待着,湖南传统的“土茶油”,演变成技术与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记者手记
这是“中国油”力争国际话语权的机会
在我国的食用油构成中,7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棕榈油、大豆油占据,其中棕榈油100%依赖进口,大豆及其大豆油80%要依靠进口;而且跨国粮商控制了我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
几组数据说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早起开门七件事的“油”事上面,我们基本没有话语权。以至于就连太平洋(601099)彼岸天气的变化,都能影响到国内某县城郊区养猪厂老板的生计。
“若外资对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链进一步形成垄断,压缩国内油脂企业发展空间,必将左右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定价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茶油的崛起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须。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翔浩建议,要保障我国食用油供应安全,强化茶油国家级战略资源地位。
而在橄榄油进口量飞速增长,近10年增加了40倍之时,我们看到了国人对高档食用油旺盛的需求,对于营养成分的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的茶油,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它巨大的潜在市场。
坐拥世界上最大的油茶生产基地,手握全球独一无二的稀有农产品资源,中国油茶产业的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静待这个产业研究体系的建立健全、行业规则的完善与有序,各方协力之下,茶油能够发展壮大成为国人主要消费的食用油。
那时,任凭国外旱涝或风狂雨作,我亦安之若素叹一句: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