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金龙鱼玉米油事件或使西王三星份额扩张
2012-1-13
    第一财讯:金龙鱼玉米油被安徽省工商局检测出色泽和烟点项目不合格后,一家食用油上市公司的高管就指出,对于西王食品(000639.SZ)、山东三星集团旗下的中国玉米油(01006.HK)来说,金龙鱼玉米油事件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据市场估测,在小包装玉米油市场,金龙鱼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大约是25-30%左右,安徽等地已要求金龙鱼有问题的批次产品下架,下架后留下的市场空白理论上将由西王食品等企业的同类食品填补,这样的利好等于为西王食品和中国玉米油“打开一扇窗”.   更深的影响在于玉米油市场版图可能发生的变化。市场已经有消息称,持有“金龙鱼”品牌的益海嘉里集团近年来逐渐减少对玉米油的投资和推广力度。益海嘉里集团一位高管曾经表示,金龙鱼在玉米油市场的一个隐忧在于,玉米胚芽加工的上游环节益海嘉里不控制,其玉米油的商业模式是从上游加工商中采购原料油,自己再精炼封装,然后出售。   这样的模式存在一个问题,益海嘉里在下游的销售和推广上具有优势,将玉米油的概念推广得深入人心,比如玉米油有益于心血管健康,消费者记住的是玉米油好,而不是益海嘉里的产品好,最后掌控上游产业链环节的其他竞争者不费吹灰之力可以坐享其成。   从近两年的市场变化来看,上述担忧已然成为事实。2008、2009、2010年,西王食品小包装玉米油的收入分别是0.52亿元、1.84亿元、4.87亿元,2010年西王食品小包装玉米油的收入是2008年的9.37倍。同期,小包装玉米油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大幅攀升,分别是5.5%、18.3%、40.5%,小包装玉米油的毛利率在2010年达到27.33%,是散装玉米油毛利率11.72%的一倍以上。   2008、2009、2010年,中国玉米油的小包装玉米油的收入分别是1.15亿元、1.89亿元、4.04亿元,2010年中国玉米油小包装玉米油的收入是2008年的3.51倍。同期,小包装玉米油占中国玉米油全部收入的比例分别是12.3%、16.2%、26.3%;2010年,中国玉米油小包装玉米油的毛利率是31.8%,散装玉米油的毛利率是11.2%.   此次金龙鱼玉米油在安徽市场被检出不合格,具体原因益海嘉里还未最后确认,业内人士认为,金龙鱼玉米油的原料油是在全国范围内采购,如果来自于一些小厂,杂质较多,精炼环节把控不严,就有可能产生色泽和烟点不合格的问题。虽然这两项指标都不会像黄曲霉素那样直接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但是也表明益海嘉里在产业链质量的控制上并非无懈可击。   益海嘉里要补齐产业链短板、进入上游玉米深加工的可能性不大。根据2011年12月发布的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玉米深加工被列为限制外商投资的目录中,这意味着益海嘉里玉米油业务所需的原料油只能通过对外采购,自给的大门基本已关上。   西王食品、中国玉米油还在加速巩固自己在玉米油上游的优势,中国玉米油目前除了山东基地,还在辽宁、内蒙上马新的玉米油压榨工厂,新增的玉米油产能约20万吨。西王食品的视野同样不仅仅局限于山东,该公司有可能在北方地区新建玉米胚芽加工基地,同时在南方市场建设新的小包装玉米油灌装线,实现小包装玉米油全国布局的目标。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全国每年小包装玉米油的总量只有30余万吨,2010年,中国玉米油小包装玉米油销售均价为每吨1.12万元,销量为3.6万吨,市场份额占10%左右。西王食品2010年小包装玉米油收入为4.87亿元,没有披露具体销量,如按每吨1.12万元均价计算,当年销量应该在4.3-4.4万吨之间,市场份额在13%左右,高于中国玉米油,但是低于金龙鱼25-30%的市场份额。   西王食品、中国玉米油的短板现在是下游的营销和推广,金龙鱼的优势在于品牌的影响力。但是金龙鱼玉米油在安徽市场被检出不合格,市场第一的品牌声誉受损,处于跟随位置的西王食品、中国玉米油在市场份额方面可以加速扩张,进一步缩小与金龙鱼的差距。西王食品的高管明确表示,西王食品最近几年的目标就是取代金龙鱼,成为玉米油市场的老大。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