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排头乡:未现田地抛荒现象,年产粮食超5万吨 |
2014-4-21 |
排头乡地处湘潭县中南部山丘地带,单就农业生产条件来讲并不优越,田地高低错落,土块不规整,不利于机耕;灌溉不是十分便利,水源不足,交通也不发达。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6万多人口、5万多亩耕地的偏远山区乡,不仅没有出现田地抛荒现象,双季稻种植面积也稳定在98%以上,粮食年总产量超过5万吨,连续7年获得湘潭县粮食生产先进乡(镇)称号,连续3年获得湘潭市粮食生产推行先进单位称号。
这个偏远乡镇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用该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周佳文的话来说就是:"对症下药、念好农字经".
目前,农民种田积极性普遍下降,排头乡也不例外,原因无非是种田效益低、劳动力严重短缺、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老化、农民对新技术掌握难、以及农业抗风险能力弱等。
针对这些问题,排头乡不是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回避困难推卸责任,而是主动出击解决现实问题,尽可能地为农业、为粮食生产创造条件。
在目前粮价低成本高、小规模生产效益很低的情况下,排头乡把目光投向了种田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和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等方式大力推进规模种植,追求规模效益。目前全乡已流转土地12000余亩,发展种植合作社18个,规模在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83户、耕种田地7000多亩,仅耕种自家三两亩责任田的则越来越少见,规模种植已成为排头种植业的方向和主流。
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奇缺和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的难题,排头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并因成绩突出被评为湘潭县农业机械化先进乡(镇)和省农机推广示范乡镇。据了解,目前该乡已有专业农机合作社7家,全乡拥有插秧机89台、收割机230多台、大型旋耕机35台、机滚船255台。目前在排头乡,牛耕地、人力收割脱粒已成为历史,机耕率、机收率均达100%,机插率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达到了30%.
为破解农业基础设施损毁和不足的难题,排头乡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是向上向外多方争取项目,多元化融资;二是充分调动内部、特别是群众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到3年时间,全乡用于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就达3200多万元,对12座小型水库进行排险加固、改造域内河道3条、山塘清淤加固3000多口……全乡新增或恢复旱涝保收面积11000多亩,农业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大大提升。
同时,排头乡还在政府大楼、田间地头,每年都要举办十几二十场各种农技推广会、现场演示会,及时把政策和技术传达给广大农民;天气预报、虫情病情防治办法等信息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传达到每个农民。同心村一位60多岁的李姓村民说:"如今不懂科学种田不要紧,按照上面教的去做就行了。"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