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网上购买的橄榄油为何被调包了
2014-5-5
      广东钟先生是位网购消费者,平时经常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一些商品。今年3月5日,他想在网上购买一些平常经常食用的“伯爵”橄榄油,通过淘宝网搜索引擎找到油油旺铺,选购了一瓶“伯爵”牌初榨橄榄油。钟先生看好价格,选购好数量,最后成交。过了两天,橄榄油通过快递寄到了家,当时外包装完好,可是钟先生意外发现,选购的商品居然被调包了。他购买的橄榄油并不是之前看好的品牌,而被换成了“皇家蒙特垒”品牌的橄榄油。   钟先生与卖家售后协调,询问为何收到不一样的产品。后来,卖家承认换了产品,卖家认为这款橄榄油性价比更高。在投诉人提供的聊天纪录中,导报记者发现,卖家表示“伯爵”橄榄油是临时卖的,这样造成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出现误区。   导报记者发现在“皇家蒙特垒”品牌的橄榄油的评价里,对于产品的评价非常的混乱。通常一个产品只会出现针对该产品的评价,但是在这个评价栏中,往往会出现不同产品的评价。该评价栏中的图片种类非常多,“伯爵”橄榄油和“皇家蒙特垒”橄榄油的图片交替出现。一方面,对于产品评价的真实性,让记者感到怀疑;另一方面,多个产品的评价,也容易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出现误区。可以说,这种利用某个品牌销售累积的口碑,来掩护其他品牌在混水中渔利,是在变相欺诈消费者。   钟先生多次与商家协商要求退货,可是商家认为产品不是质量问题,不给予退货处理。钟先生无法接受这样的处理结果,并多次与商家协调都没有结果,最后超过了卖家的申述时限。钟先无奈之下,向淘宝客服进行申述。   到导报记者发稿为止,钟先生也没有得到淘宝客服的回复。   卖家声称无证销售是“理所当然”   在投诉过程中,钟先生还发现一个问题。他要求卖家提供进口橄榄油的进口检验检疫证书时,卖家以相应的进口卫生证书正在办理为由,表示无法提供,同时声称商品上贴着进口商检的CIQ标志,就表明已经得到了合格检验。   卖家是这样解释的:能取得CIQ标志,就证明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贴有CIQ标志的橄榄油就是证据,因此,卖家非常肯定有CIQ标志就能进行销售。卖家同时还强调,进口食品检验检疫流程非常复杂,要成功获得进口卫生证书原件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比如:今年1月进口的西班牙橄榄油,要到4月份才能取得进口卫生证书,也就是3月份在该网店购买的橄榄油,都拿不到进口卫生证书。卖家还以进口食品如生鲜类产品水果、海鲜等为例,说如果要取得全部卫生证书和其它相关证明再销售,进口食品的保质期都要过期了,这样等到有了进口卫生证书后再进行销售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情况真如卖家所言?导报记者向多家进口食品公司进行调查,相关从业人员向记者表示,进口食品从到港到检验完成,最多只需要20天,并非如油油旺铺所言,进口食品要过期了,还未能取得卫生证书的情况。   对于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流程,导报记者向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求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浙江省口岸的情况,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流程,包括产品报检、产品检验到签发卫生证书整个过程,从产品抽样检验到出证,一般2周时间能完成。也就是说,1月初进口到货的食品,除去法定节假日,如产品没有问题,一般1月中下旬就能取得进口食品卫生证书。   针对CIQ标志是否视同进口卫生证书,检验检疫局表示,进口食品检验通过,进口商在取得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后,凭卫生证书领取CIQ防伪标志。CIQ是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 (ChinaEntry-ExitInspectionandquarantine)英文的简称,不能单一以CIQ做为检验检疫合格的标准。目前,市场面上还存在CIQ标志非法销售情况,有些商家进口产品有多余的CIQ标志,就将CIQ进行转售,同时,也有不法商家,销售假冒的CIQ,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为此,消费者只有根据卫生证书才能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下设的机构中,查出与该批次货物相关的进口检验检疫手续。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第144号《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进口食品在取得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之前,应当存放在检验检疫机构指定或者认可的监管场所,未经检验检疫机构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即进口食品须经过进口口岸的检验检疫局的检验,在取得进口卫生证书后,才能进行销售。未取得进口检验检疫的进口食品,都必须存放在检验检疫部门指定的场所内。检验检疫部门表示,根据我国商检法实施条例规定,对于擅自销售、使用未报检或未经检验的进口商品,应没收所得,并处以该批货值5~20%的处罚。   因此,油油食品旺铺完全在未取得进口检验检疫许可的情况下,销售进口食品是一种违法行动。   无证经营却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针对油油旺铺进口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检验检疫局相关规定这一情况,我们与淘宝网的公关部取得联系。淘宝网受理我们的投诉后,展开调查。淘宝网认定,油油旺铺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使得消费者买错产品,原则上淘宝网可以协调商家换货,但退换货不能强制。同时,对于该网店的产品是否合规,淘宝网认为,商家提供品牌商授权和相应渠道进货证明是符合条件的,可以继续经营。   最后,淘宝网作出了这样的处理:油油旺铺因为产品链接上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因此,淘宝网对该商家处以降级处理,由原来的三银冠,降为一银冠,并要求油油旺铺将问题橄榄油下架处理。   之后,导报记者再次登入油油旺铺时,发现原来的链接已经不存在,产品也已经下架。但是在网站的另一个窗口,依然在销售“皇家蒙特垒”品牌的橄榄油。4月11日,导报记者再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橄榄油的卫生证书时,卖家依然以正在办理为由进行搪塞。   为此,记者又对主流的网络销售进口食品的平台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在网络销售的橄榄油中,商家经常回避关于进口卫生证书的问题,不但在网络销售页面没有关于进口卫生证书,即使通过客服咨询的时候,也没有回答该问题。天猫进口食品卖家食人谷客服回复消费者说:“亲,你放心买好了,你购买后觉得有问题,你可以去验货,如果真有问题,我们是可以给您退货的。”   按这位客服的意思,进口卫生证书他无法提供,但客服保证是合法的。食人谷网店连最基本的进口卫生证书都无法提供,何为合法?何以让消费者安心消费?这样本末倒置的行为,完全无视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   据调查,网络销售的进口橄榄油种类繁多,进口的来源主要是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巴西等地,网络销售价格从100~800元/L,是普通食用油的5倍,颇受消费者欢迎,被誉“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市场需求量大,产品的利润空间也相当高,而完全取得合法的进口橄榄油渠道较少。为此,不少商家通过网络,在未取得进口许可下销售橄榄油。   在此,导报记者提醒消费者,在选购进口产品时,一定要求卖家提供该批次进口产品的进口卫生证书,同时,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第144号 《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进口食品都需要有中文标签,未有中文标签的产品,都是未经正规渠道进口,对于产品的质量问题就难以保证。   当网络消费带给消费者便利时,也有许多不法商家乘机借用网络购物平台,欺诈、蒙骗消费者。为此,本报将开设专门窗口受理网络消费投诉,当您遇到网络消费投诉无门时,可以向我们倾诉您的苦衷。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