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国内食用油中塑化剂成分检测领域仍存在空白
2014-5-22
     有关“塑化剂”风波一直未曾停息,近日,广州市质监部门曝光一批问题产品,其中广东裕丰牌花生油被检出塑化剂,达到国家标准的326倍。目前我国在食用油中塑化剂成分检测领域仍存在空白。食用油的产品国标中没有关于塑化剂成分残留标准的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仍为空白 目前,绝大多数生产厂商均不做塑化剂成分检测。标准仅在市场抽检时所采用,但在生产环节却没有类似的标准控制。同时,目前在产品标准和国家卫生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不配套,标准之间存在一大片空白地带。 此外,国内每年的塑化剂产量大约是120万吨,但这些塑化剂的具体流向,几乎没人能说清。据一位塑化剂代理商透露,通用型塑化剂的价格每吨在1万到1.5万不等,专门用来做食品包装的塑化剂价格要2万左右,有一些做食品包装的厂商也会买通用型塑化剂。“由于国内没有分级标准,所以究竟客户最终用在了什么地方,无法追查。 “这主要是因为有一个迁移现象。”前述中国增塑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说,“塑料包装在食品包装中占很大比例,从各种方面来说,这都是必要的、不可替代的。现在实际存在的问题是,比如水果蔬菜、瓜子、花生之类,采用塑料包装,几乎不用考虑塑化剂问题,但油和塑料之间是最容易发生迁移的,特别是在受热、光照等环境因素变化的情况下。所以,其实根本就不应该用塑料桶来装食用油。” 但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说,“塑料便于运输,玻璃易碎且不节能,金属也是,而且二者的成本要比塑料高出一倍,国内消费者是价格敏感型,从经济因素上看,塑料包装要被替代,基本是无法实现的。”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