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国内油脂价格稳中走高,菜籽油因其供需紧张矛盾最突出,表现最为亮眼。
截至周二(9月16日),全国一级豆油均价8652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34元/吨;24度棕榈油均价9508元/吨,上涨15元/吨;三级菜籽油均价10220元/吨,上涨300元/吨;一级葵花籽油报价12000元/吨,上涨50元/吨;散装一级普通花生油15000元/吨,一级玉米原油均价8050元/吨,三级棉籽油主流均价8250元/吨,均持平。
豆油:外部消息偏空期待政策提振
最新发布的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偏空,因美豆产量高于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下调美豆出口2000万蒲式耳,上调压榨需求1500万蒲式耳,期末库存3亿蒲式耳,高于8月预估的2.9亿蒲式耳及市场预期的2.88亿蒲式耳。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上调美豆油产量预估1.8亿磅,下调进口7500万磅,同时上调食用消费1.5亿磅,最终库存17.36亿磅,高于8月预估的17.21亿磅。
市场对报告结果存疑,认为美豆单产仍有下调空间。中国采购迟迟没有展开,大单采购协议最快10月底才能达成,市场担忧难以在有限出口窗口恢复销售,美豆出口仍有下调空间。市场关注的美豆油旧作生柴消费并未下调,缺乏政策提振,美豆油累库压力加大。
总体来看,美豆和美豆油的需求压力有待释放,对行情影响更大,后期关注美豆出口和美豆油生柴政策消息。AgRural预计,截至上周四,巴西2025/2026年度大豆播种完成总预估面积的0.12%,但市场维持巴西大豆产量将创下纪录新高的预估。
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结束,两国达成基本框架共识,但并未涉及大豆等农产品。所以,国内豆油远期标的仍是巴西大豆和国储大豆压榨的豆油。国内大豆开机率再次攀升,9月大豆压榨量或超1000万吨,导致豆油供应处于高位。
虽然临近“双节”,终端备货积极性提高,豆油需求增加,但豆油库存只能勉强持平,期货仓单量继续攀升。消费市场有政策提振预期,静待国家相关政策明朗。总体而言,国内豆油成本有下降预期,供需或改善,预计价格偏强震荡,基差走强。
棕榈油:降雨引发洪灾价格偏强运行
近期,马来西亚多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严重洪灾,其中沙巴州受灾最为严重。沙巴州棕榈油产量约占马来西亚总产量1/5,降雨过多会影响新鲜果串收割和运输,或导致马棕油产量下降1~2个百分点。
棕榈油产地需求向好发展。印尼B45政策预期、印度8月棕榈油进口大幅增加、马棕9月1日至15日出口小幅增长、原油价格偏强运行等因素均改善棕榈油需求预期。国际棕榈油供需预期改善,价格有望逐步震荡回升。
短期国内棕榈油新增采购不多,不过10月至11月船期到港量较大,年底前棕榈油供应充足。期货价格走高,豆棕价差倒挂幅度再次扩大,棕榈油需求以刚需为主,终端走货较慢。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在棕榈油进口成本增长预期较强等支撑下,棕榈油维持偏多思路,期货波动大于基差机会。
菜籽油:原料供应紧张价格向上修复
收割压力下,加拿大菜籽价格偏弱运行。国内菜系供应趋紧现象开始显现,机构数据显示,上周国内沿海主要油厂油菜籽库存为7.4万吨,周环比减少26.7%,同比减少77.6%,较五年均值减少68.1%。但国内油菜籽单周压榨量保持在4.8万吨左右,属历年同期偏低水平。
船期预报显示,9月份油菜籽到港量预估为19.5万吨,10月和11月均为0。目前中方维持对加拿大进口菜籽反倾销保证金政策,这意味着四季度国内菜系偏紧态势难以改变。因此,菜籽油价格向上修复,菜豆价差预计将继续扩大。
葵花籽油:短期价格坚挺等待新季指引
本周,国内葵花籽油价格维持平稳,部分地区因缺货而停止报价。国际葵花籽收割阶段天气状况较好,收割较为顺利,预计国际葵花籽油将在9月底全面上市。目前葵花籽处于旧作供应尾声、新作即将供应的阶段。“双节”备货需求释放,油厂挺价为主,葵油供应偏紧,支撑葵花籽油现货价格,远期市场等待新季葵花籽油上市价格指引。
其他油脂:花生上量偏慢支撑花生油价
花生油:近期花生产区以阴雨天气为主,局部降雨过多影响花生收割和晾晒,花生新作上量缓慢。采购方目前拿货普遍谨慎,随销随采,观望心理较重。后期随着新花生上市区域逐步扩大,以及全国降雨持续,预计优质花生价格保持坚挺,其他品质花生价格或下降。山东油厂开机率依旧低迷,旧作供应偏紧,叠加节前备货需求支撑,花生油价格保持坚挺。后期备货行情结束后,成本对花生油价格的影响更大,关注花生新作上市价格以及油厂对花生的采购情况。
玉米油:玉米胚芽价格仍旧处于高位,但油厂压榨利润处于盈亏线附近,油厂开机率逐渐恢复。“双节”备货在玉米油市场体现不明显,成交一般,后期关注成本、终端需求及周边市场的影响。
棉籽油:山东棉籽油价格偏强运行,新疆棉籽油价格稳中回落。市场观望情绪升温,供需不活跃,预计棉籽油价格维持僵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