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农产品现“涨价潮” |
2013-1-18 |
1月1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均创出历史新高,当天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去年12月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业内人士表示,迅速攀升的需求以及通胀预期,都推动农产品价格的涨势。预计2013年农产品整体呈温和上涨趋势。
2012年12月下旬以来,农产品价格步入明显的上升通道。2012年12月25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为200.1,“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200.3,而到了1月16日,分别涨至209.2、211.3,涨幅分别为4.5%、5.5%。
这一上涨态势也得到了商务部的验证。1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入冬以来,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12月,36个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价格环比上涨24.4%,牛肉和羊肉批发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6%和2.4%。
对此,业界普遍认为,近期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主要原因是消费旺季临近和天气状况不佳。临近春节,农产品需求季节性回升,近期全国范围内又出现低温、暴雪等恶劣天气,对农产品生产、运输和流通造成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愈发失衡的农产品供需,也给今年农产品价格平添变数。据了解,去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1791亿斤,同比增长3.2%,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九连增”。然而,中国进口粮食量亦大幅增加。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增加11.2%,再创新高。不仅是大豆,中国粮食进口在2012年超过了7000万吨,是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
最令人意外的是,在棉花、食糖、奶制品之外,中国的大米进口量也出现飙升。美国农业部对中国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于2012年在国际粮食市场上进口精米260万吨,较2011年的57.5万吨提升了352.17%,创出历史新高。
农产品涨幅高于CPI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介绍,中国统计的粮食口径包括大豆、薯类和谷物等。进入21世纪,中国粮食净进口量就保持增势。尤其是入世后,中国粮食净进口直线上升态势明显。
事实上,“中国需求”也令年初的国际农产品价格感受到了热度。统计显示,1月的第二周,国际大米、玉米、大豆和棉花价格环比均涨1%,与去年同期相比,大米价格高7%,玉米价格高10%,大豆价格高18%。
中国国际期货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红英表示,2013年农产品整体趋势将温和上涨,农产品可能仍将成为市场的热门板块和关注焦点。“从通胀周期的角度来看,目前正处于新一轮通胀周期的起点阶段,可以看到猪肉价格已经连续出现了回升,猪粮价格比也反弹过了6∶1的盈亏平衡点。现在猪存量还是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需求却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因此猪肉价格未来将会处于持续温和上升的态势。”王红英表示,每一轮通胀周期,农产品的价格涨幅都要远远高于CPI,在最近三轮通胀周期中,农产品的价格涨幅都在30%以上,而CPI最高涨幅只有8%。“从具体品种来看,除白糖外,绝大部分农产品均与CPI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油脂与CPI的相关度最大,而且在通胀上升期,油脂的涨幅最大。”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