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葫芦岛散装食用油或将退市
2013-1-21
    日售量大大下降   “一个月前我就向市工商局、连山区政府等提出建议,让散装食用油退出市场,除了客观上散装食用油销售量不断下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散装食用油因为包装条件限制,使得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加大,而彻底退出市场将给消费者提供食用油消费的良好环境。”1月15日,傻子粮油经理曹伟告诉记者,他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肯定和积极回应。“即使不让它退出市场,它也不会存在太长时间,因为这两年散装食用油的市场已经严重萎缩。”曹伟告诉记者,他的粮店自从开业就销售散装食用油,因为价格优势和一些消费者固有的饮食习惯,散装食用油销量一直不错。过去正常情况下一天销售量就在1000斤以上。但这两年销售量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现在每天能卖出300斤就不错了。   那么,散装食用油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哪些人?曹伟说,一些饭店是最大用户,而居民家庭购买量不断下降。现在每天300斤销量中只有20斤是居民个人购买,而且这个数据正一天天减少。何以如此?曹伟说,散装食用油最大的价格优势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桶装食用油品种增加而减弱。   1月7日,市物价局监测散装食用油价格每斤为4.8元(零售价)。而桶装9.5斤食用油批发价只有45元,即使零售价散装食用油也仅比一些低价的桶装油每斤便宜2毛钱。散装食用油最大的价格优势正在严重减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散装食用油有些城市已经实行禁售,有些城市要求经营者必须提供厂家相关手续才允许经营。   曹伟说,我市工商部门对经营户也提出明确要求,如进货时要求厂家提供有关手续,以便销售时为消费者提供这些手续。但是,由于包装条件限制,无法像桶装油那样确保质量。消费者对食用油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同时居民收入的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多地选择质量有保障的桶装食用油。   散装油的产销状态   “如同家庭作坊生产干豆腐、白豆腐、蛋糕以及其他许多食品一样,个人开办的小榨油坊目前在法律法规的监管上还是一个空白,也就是法律法规对这些作坊式食品生产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按照食品企业所具备的开业条件要求,那么几乎没有一家合格,如果取缔,也不能一蹴而就。”对小榨油坊的存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法规科负责人这样解读。这位负责人说,这些小作坊的生产完全靠市场来决定。当然,对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技术监督以及工商部门要随时监管,也就是不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小油坊生产,法律规定上存在空白,那么经营环节如何监管?市工商局食品分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要求经营单位应将所购进散装食用油的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在辖区工商部门备案。同时,经营单位在销售散装食用油时,须向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单位、消费者提供经营单位食品流通许可证、散装食用油生产厂家工商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本批次产品检验报告单或合格证及销售凭证等证明材料。决不允许粮油店经营“三无”食用油。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经营者必须从正规生产企业进货。正因为如此,小作坊生产的散装食用油无法走进粮油店。   小作坊的散装食用油市场需求虽然远不如桶装油量那么大,但近两年随着地沟油等食用油质量事件频出,国家质检总局今年1月1日又通告吉林市天下粮仓工贸有限公司“东北纯”笨榨熟豆油(5L/桶)和黑龙江八旗粮油有限公司“八旗”大豆油(1.2L/桶)含强致癌物质苯并(a)芘,这使得小榨油坊生意红火起来。尤其是在农村依然有一些消费者对这种传统食用油非常认可,因为小榨油坊生产过程就在自己家门口。   在老城区多家超市、粮油店记者看到,桶装食用油的品种、品牌多达十几种,价格差别最大达几十元。一位选购食用油的顾客说:“散装油与桶装油相比品质一定存在差别,最主要的就是包装越正规消费者心里就越踏实。”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