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进口创新高谁是幕后推手? |
2013-1-22 |
近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对中国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于2012年在国际粮食市场上进口精米260万吨,较2011年的57.5万吨同比提升了352.17%,创出历史新高。中国也因此成为仅次于尼日利亚的全球第二大大米进口国。
然而,令业界困惑的是,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仅有四年是大米净进口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进口大米在短时间内激增数倍?这样的激增态势又将给中国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
需求增长还是价格差异?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2012年大米贸易量仅为3730万吨,占全球供应量的7.7%。中国一年的大米消费量约为1.4亿吨。
美国农业部也预计,2013年中国的大米需求将较其产量高出100万吨,中国今年仍将进口大量大米。从2012年7月~2013年6月,中国的大米库存量为4585万吨,不足四个月的供应量。
正是基于以上的数据支持,一些国际分析师得出判断:推动中国大规模进口大米的原因是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大幅增长。
但是这样的分析却并没有说服力。有数据显示,2004~2011年中国粮食产量的连续8年增长,粮食总产量由2003年的4.3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5.71亿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尽管中国一年大米消费量是1.4亿吨,但现在国内水稻产量已经达到2.01亿吨。
数据表明,从2006年度以后,国内粮食总供应超过消费,粮食安全系数逐年回升,到2011~2012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系数已经回升到38.9%。
对此,东方艾格粮食分析师马文峰认为,真正推动中国大量进口大米的因素,是目前由于我国粮食政策性收储而形成国内、国外巨大的价格差异,这必然导致有进口配额的企业会大量进口国际市场的粮食,赚取巨额的利差。
中华粮网信息研发总监柴宁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大米主要进口国家是越南、泰国和巴基斯坦,尤其是近年来从越南的进口量与日俱增,而越南大米价格较为低廉,产量也较为充足,因此,贸易商和进口商对于国外大米进口量较大。
据了解,为保证农民利益,国内往往由央企中储粮代表政府对大米进行政策性收储,而政府设定的大米价格远高于全球市场同级别大米。这就使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收购大米的中国进口商大量进口大米在国内市场销售。
市场交易数据显示,从2012年月度价格来看,泰国普通白米与国内大粳米均价的差距每吨达到100美元左右,越南和巴基斯坦大米同国内的均价差距超过200美元/吨。
事实上,不仅仅是大米,我国近年来加大了主要粮食的进口量。因此,有评论指出,粮食进口量增长并不完全因为国内粮食供求缺口扩大,在全球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而我国保持连续九年粮食产量增长的背景下,粮食进口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防性。
市场恐慌正在加剧
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深经济学家方成表示,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人们会担心全球其他地方的产量能否满足中国的大米需求。《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走访市场获悉,中国进口大米的激增,带来的市场恐慌正在加剧。
“2008年,大米价格飙升带动其他主要粮食价格上涨,从而爆发了全球食品危机,很多国家也因此出现骚乱和政治动荡。”走访中,有消费者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明了担忧:进口大米的激增会不会重蹈大豆当年的覆辙呢?
事实上,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豆市场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但现在却为国际巨头所垄断。目前我国大豆和食用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60%以上,超过了安全警戒线。
数据显示,全球四大跨国粮商“ABCD”(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控制了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或控股,占总股本的66%。
因此,有专家建言,中国应防范大米进口的价格陷阱,避免重蹈大豆的覆辙。如果大米进口继续增加,那么将挫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然而,恐慌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有国内的大米销售企业。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光明米业党委副书记、高级经济师叶建东对媒体表示,目前国内中档大米价格一般在2.5元~4元/斤,高端的在4元/斤以上,即使低端米的价格也在2元/斤左右,但许多进口米的到岸价格只有1.4元/斤,而国内这个价格往往只能买点尚未加工的稻谷。
许多像叶建东这样的市场人士坦言,进口大米的低价进入,将严重冲击国内米业的市场竞争力,导致国内米业库存进一步加大,甚至导致国家作出错误的决策,进一步加大国内大米的收储力度和粮油补贴力度。
信达证券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种业基本被外资控制,未来粮食产量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导致土壤及生态环境问题及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显现,靠单产提高粮食产量的时代或许难以为继。房地产业的大繁荣不仅大量占有农村土地,与高房价以及其带来的高物价相比农产品价格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价格过于低估,如果这一局面持续下去,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