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公斤茶油愁销路,资兴汤溪镇竹岭村500多位村民求助 |
2013-3-4 |
2月26日,资兴市汤溪镇竹岭村,村民曹樊坤正忙着修整新建的楼房。因为钱不够,新房只建成一半,就处于半停工状态。
曹樊坤全身沾染泥灰,满面愁容:“想不出法子了,家里还有400多斤土茶油没卖出去,卖掉能应个急。”
竹岭村是资兴市的偏远村庄,距离资兴市区约110公里。全村150户农家,500多人。村子周边山岭上,有着上百年历史的3000多亩野生茶油林,就像个“聚宝盆”。
在竹岭村,像曹樊坤一样出现茶油难卖的村民不在少数。去年11月以来,竹岭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榨了茶油,估计有3万斤。如今全村人已卖掉了一半茶油,还剩下1.5万斤,但销路是越来越难了。村民家里留着的茶油,多的有七八百斤。
近年,城里人讲究养生,茶油成为抢手的绿色食品,目前正宗茶油的市场价是50元/斤。为什么竹岭村人自榨的茶油会出现卖难呢?
竹岭村村支书周德军道出了其中的原由:一是自榨茶油的村民越来越多,导致去年以来油量大增;二是村子偏僻,离城远,知道当地产茶油的人不多,来村里买油的更少;三是当地茶油没有形成规模、品牌。
有些村民也零散地拿些茶油到资兴城、郴州城去卖,但城里人担心有假,买者寥寥无几。
村民茶油销路难的现状,也让资兴市汤溪镇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曹征着急上火。今年35岁的曹征,是中南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作为资兴市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去年12月4日,他走马上任汤溪镇,成为郴州市乡镇领导岗位上第一位“博士书记”。
得知记者在竹岭村采访,这位“博士书记”从汤溪镇赶来向媒体记者求援:“为村民吆喝卖茶油,联系电话3101118。”
“一方面,我们多方联系企业、商家来买茶油;一方面,镇、村干部准备近期组织村民在资兴市区、郴州城区的农贸市场、超市摆摊设点,推销茶油。”曹征说,为了让市民放心,竹岭村村民在每桶茶油上粘贴了标牌,上面记录着卖油人的姓名、电话、地址。如卖假货,甘愿受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对联户经营、农民合作社等扶持力度。曹征告诉记者,今年4月将在竹岭村成立茶油专业合作社,有了“领头羊”,村民持续致富就有了保障。
“村里的茶油要是做成了大产业,收入还能增加不少。村里人肯定愿留在村子里,不再外出打工了。”村民何丕清憧憬着美好未来。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