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食用油短期反弹难改弱势
2013-3-7
    豆油市场供给增加需求不旺   2月份,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多数时间仍以区间震荡为主,下旬大幅下跌,期盘见两年来新低,现货市场观望情绪转浓。一是国内处于节后植物油需求淡季,库存却处于历史高位,压制价格向上幅度;二是市场对南美大豆的丰产预期,以及后期国内豆油供应将增而成本将降的预期,促使油厂积极销售。   3月份,预计国内豆油重心将继续下移,油厂库存将继续上升,经营上建议随用随购,不建议囤货。   利空因素:一是按照2月底即期进口大豆到港成本测算,油厂压榨利润较为丰厚,油厂开工率不降,豆油供应不减,而节后处于传统的植物油消费淡季,预计国内豆油库存将继续增加,压制价格向下;二是南美大豆产量形势基本明朗,各机构对南美大豆产量的预期增幅均在20%以上,预计4月份巴西大豆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届时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回落的可能性较大;三是南美大豆丰产也增强国际市场豆油供应增加的预期,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增长放慢,植物油需求增长放缓,国际市场库存难消化,这将抑制国际市场植物油价格。   利多因素:一是多家机构下调阿根廷产量预期,美国农业部很有可能在3月份报告中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二是巴西大豆处于集中收获期,物流及港口外运能力成资金炒作点。   菜油临储将抛价格应声而落   2月份,国内菜油现货报价较为混乱,国产四级菜油价格稳定,有价无市,主流四级菜油价格小幅回落,期盘价格也破位下跌。一是受国家将在3月8日后每周抛售临储菜油消息的打压;二是受豆油、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大幅下跌的连累;三是进口菜籽所折菜油成本远低于国产菜油成本,并由非主产区港口倒流到主产区,打压主产区菜油现货价格和需求。   3月份,预计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将弱势运行,向下空间有限,向上不易,操作上建议观望。   利空因素:一是3月份开始抛售国家临储菜油,每周拍卖10万吨,这将增加市场菜油供给量;二是据传2010年临储菜油的销售底价为9800元/吨,2011年临储销售底价10000元/吨,均低于目前国内菜油主流价格;三是南美大豆丰产,棕榈油主产国进入增产周期,预期不看好中期植物油价,这将传递到国内菜油价格。   利多因素:一是目前进口油脂油料中,菜籽进口成本最为坚挺,为5330元/吨,原料成本支撑菜油出厂价;二是临储菜油销售底价加上出库成本,也明确了国内菜油市场底部,菜油市场虽疲弱,但并不恐慌;三是对今年菜籽(油)临储政策的预期,也会支撑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   棕榈油价受库存压力而下跌   2月份,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下跌,市场需求不旺,观望情绪增强,港口棕榈油库存环比上升。预计3月份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弱势震荡,价格重心继续下移,经营上仍建议随用随购,不建议囤货。   利空因素:一是目前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在120万吨以上,在港口库存下降以前,行情仍将有反复,抑制中间环节做多热情;二是3月份后主产国进入为期8~10个月的增产周期,在需求并未跟进的情况下,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仍将以弱为主;三是南美大豆丰收,豆油价格中期看弱,也将拖累国内外棕榈油期现货价格。   利多因素:一是棕榈油进口成本与港口分销价倒挂,对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有一定支撑;二是棕榈油与豆油和菜油的价差处于历史高位,随着气温回升,对棕榈油的替代消费将增加,资金逢低做趋势性上涨行情或使空菜油多棕榈油套利意愿增强。   植物油进口同比增加库存难降   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1月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73.4万吨,同比增长7.5%。其中,进口棕榈油47.3万吨(含硬脂),同比增6.7%;进口豆油8.7万吨,同比减32.3%;进口菜油16万吨,同比增57.1%。从数据看,我国植物油进口速度并未放缓,进口成本均环比下降,不利于国内植物油价。   综合分析,3月份国际市场宏观面方向不明朗,系统风险始终笼罩。   基本面看,南美大豆丰产、国内外棕榈油高库存压力将主导行情,短期反弹不改中期偏弱的走势。操作上建议随用随购,及时锁定利润。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