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食用油转基因成分标注“羞答答” |
2013-3-8 |
近日,有网友在大众论坛发帖称金龙鱼食用油在转基因成分标注中存在差别,“非转基因”字样往往在标签正面用大号字体标注在显眼位置,而“转基因”字样则用小号字体标注在配料说明中。对此,有消费者表示这是商家“故意的”。
金龙鱼两种食用油标签上,“非转基因”字样标注更显眼。(网友上传图片)
记者在济南某超市调查时发现,金龙鱼多种食用油都存在网友所述的现象,如果是“非转基因”产品,往往在标签醒目处用大字体注明“非转基因压榨”或“100%非转基因”,顾客能一目了然。但一些“转基因”产品的身份标注则“羞答答”,大多藏身配料表最下方,且字样很小,不仔细看,很难注意到。例如,金龙鱼花生浓香食用调和油(5L)使用的原料包括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油菜籽,其身份标识出现在配料表里面,用小号字体标注;而另外一种金龙鱼玉米油(4L)则在标签正面显眼位置标注“非转基因压榨”。(如图)
在超市挑选食用油的市民葛女士告诉记者,她很少去逐字看食用油标签的配料表,一是没时间,二是那些字太小,看起来费劲。葛女士称,按照她的经验,标签上没有突出标注“非转基因”字样的食用油一般都是转基因产品。与葛女士一起购物的吴先生说:“老百姓大都认为非转基因的东西更健康,估计商家正是抓住这一点,突出宣传非转基因产品,明显是故意这样做的。”记者注意到,转基因食用油一般都比非转基因食用油便宜几十元不等。
据媒体报道,营养专家表示,转基因食用油和非转基因食用油之间没有太大差别。目前暂无证据证明非转基因产品一定更有利于健康,至于为何非转基因食用油卖得贵,可能有一部分是厂家宣传策略,但从根本上来说,转基因作物研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增产或者减少农药使用等等,因此比非转基因价格便宜是很正常的。
相关链接:
我国去年进口数千万吨转基因大豆用于榨油
摘要:3月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我国进口了5838万吨的大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大豆。进口大豆最主要是两个用途,一是榨油,榨油之后的饼粕,养殖业中饲料的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蛋白的来源。对于公众关心的转基因安全性问题,陈锡文说:“应该说这个问题本身在学界也有非常强的争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拿不出足够的证据说它绝对安全或者绝对不安全,所以应当通过实践来证明。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农业发展到现在,我们不知道已经运用了多少种新的农作物品种,每天每年都在诞生新品种,人类社会也在不断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证明它的安全性。至少到目前我还没有听到过谁由于食用了转基因农产品出现了安全问题,这样的事实还没有过。”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