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引领行业突围难 |
2013-7-3 |
在国产大豆产业发展困局下,开发国产大豆蛋白加工是实现产业突围的一个正确方向,通过提高国产大豆深加工利用率提升经济效益,逐步向产业上游的种植阶段传导,但是国内大豆植物蛋白市场复杂性又让这种突围乏力。
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已超过80%。在大豆供给主要依靠进口的大背景下,国内大豆加工产业的综合利用效率又如何,接近6000万吨的进口大豆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加工作为产业突围方向前景如何。
国产大豆深加工价值高
专家介绍说,对于转基因大豆利用,目前国内大豆油加工企业普遍采取浸出法制油,出油率基本上达到了峰值,豆粕中的残油率不足1%,除了进一步加工制成特种油脂外,没有进一步挖潜利用的空间。
转基因进口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豆粕,受制政策和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质疑,不能继续分离植物蛋白用做食品工业,只能用做饲料,但直接做饲用豆粕的经济效益不高,蛋白转化率也相对偏低。
“养殖业其实就是一个植物蛋白向动物蛋白的转化过程,直接使用豆粕做饲料原料,转化率较低,如今国内不少企业也在将豆粕进一步加工成发酵豆粕、浓缩蛋白,深度发酵或浓缩之后再投入的饲料中,令蛋白转化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逐步提高了进口大豆的综合利用率。”中粮集团营养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大豆蛋白加工专家刘新旗告诉记者。
而谈到国产大豆,除了一直萎缩的播种面积之外,令专家更惋惜的是对国产大豆蛋白资源的利用方式粗放,多数国产大豆油加工企业将豆粕直接用作饲料,而跨国粮商益海嘉里已可以从国产大豆中提取200多种蛋白产品。刘新旗告诉记者,国产大豆粕直接投入饲料使用降低了其经济效益,而对非转基因豆粕的精深加工利用,可有效的提高非转基因大豆的附加效益,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大豆蛋白的出口量已经占世界食用大豆蛋白50%的市场份额,与国内食用油加工行业约5%的利润率相比,大豆蛋白产品27%左右的利润率可以称之为“暴利”。
大豆蛋白产业规模受限
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每天食用25克大豆蛋白,可以减少冠心病的风险”之后,世界各国都掀起了食用大豆营养品的热潮,美国人的三明治汉堡豆、热狗、大豆蛋糕、冰淇淋、奶酪、饮料、烘烤食品里都加入了大豆蛋白。
据记者了解,国内大豆年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如果按照约40%蛋白产出率核算,国内大豆全部用于大豆蛋白生产,其产量在500~600万吨,而目前国内大豆蛋白市场的实际产量在50~60万吨左右,利用率仅为1/10左右。
刘新旗表示,将国产大豆蛋白作为国内大豆产业突围的一个方向,在整体思路上是对的,通过提高国产大豆深度加工利用的经济效益,逐步向产业上游的种植阶段传导,但目前国内大豆植物蛋白市场复杂性又让这种突围乏力。
刘新旗认为目前对国产大豆蛋白产业发展形成桎梏的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监管部门对食品行业的监管过于无知和死板、对大豆蛋白营养价值的认识提升都影响国内大豆蛋白市场领域的拓展。
“比如要饮料产品中加入大豆蛋白的话,由于之前制定的相关国家标准中却没有此项内容,监管部门好坏不分一块儿给监管限制起来,导致饮料企业不敢将大豆蛋白加入到产品中,这限制了国产大豆蛋白的使用范围和领域,可以说国家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限制了很多大豆蛋白产品的开发,影响了整个产业规模。”刘新旗介绍说。
据介绍,国内大豆蛋白目前主要用于肉制品加工、保健食品,而美国有2500余种食品可添加大豆蛋白,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纽崔莱’,也是使用中国的大豆蛋白为原料制作的。
加工企业稳定性亟待提高
国内非转基因大豆总体产量逐渐减少,在国际市场上却不断走俏,大豆蛋白出口量逐年递增,不少跨国粮商纷纷瞄上了国产大豆,杜邦、ADM陆续到国内投资建厂、收购民营蛋白加工企业,而在国际市场上则利用自身优势打压我国蛋白加工企业,稳定其在非基因大豆蛋白国际市场上的控制力。
2011年,杜邦子公司舒莱公司向欧盟委员会提出指控,认为中国企业低价向欧盟市场倾销大豆蛋白,而反观杜邦在我们国内的发展,却没有受到任何限制,收购了多家民营蛋白加工企业。
“杜邦的蛋白粉全卖给安利,而安利的蛋白粉每年在国内产值达百亿,一方面杜邦抢占了国内市场,而另一方又对国内大豆蛋白企业的出口加以限制,建议政府对杜邦等跨国粮企加以限制,同时对国内大豆蛋白企业加以扶持和保护。”刘新旗告诉记者。国内大豆蛋白市场也有将近20年的历史,肉食市场和保健品市场也相对成熟,但大豆蛋白加工业却还不成规模。
刘新旗认为,相比杜邦、ADM,国内大豆蛋白企业的问题在于整体的不稳定性,包括产品质量、企业信誉、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以技术服务来说,外资企业都能提供,而我们国内企业目前还做不到,及时新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国内大豆蛋白生产企业也没有人去给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如果现在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国内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的市场也可能被外资企业占领,小企业生存不下去,只能破产或被外资收购”,刘新旗不无担忧的表示。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