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商务部:上半年农产品“卖难”事件同比减少近30%
2013-7-18
    7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通报2013年上半年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财经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孙炎) 商务部今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3年上半年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今年上半年农产品(000061,股吧)“卖难”现象比往年减少很多,一系列解决措施和长效机制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沈丹阳介绍,据商务部“卖难”舆情监测系统监测,今年1-6月份各地报告的农产品“卖难”事件有21起,涉及农产品约225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近30%,大范围的“卖难”基本没有发生。他表示,这与商务部和有关部门共同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所建立的长效机制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农产品滞销反复出现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商务部和各地商务部门也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应对工作预案。沈丹阳在今年3月19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曾提及,解决农产品“卖难”的种种机制工作预案已比较完备,将在长效机制建设上投入更多精力,以期根本性解决“卖难”问题。上半年监测数据表明,这些系列措施和长效机制的积极作用已经显现。   沈丹阳进一步对解决农产品“卖难”的工作措施和长效机制作了具体介绍:一方面,商务部协调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通过支持南菜北运、西果东送、农产品流通综合试点,引导地方和社会资本投入到流通基础设施上来,明确农产品流通设施公益性质,打造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链条;另一方面,商务部制定了“分级响应、分品种应对”的解决“卖难”问题工作机制,规范了程序和措施,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城乡市场监测系统、新农村商网等平台为农民和经营者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农民合理种植。   沈丹阳强调,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产品生产如今还是要靠天吃饭,加之地域性生产而全国消费、季节性生产而全年消费的农产品特点,决定了农产品价格波动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他指出,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