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进入最后拼杀阶段 |
2013-7-18 |
港口市场可以形容为南北方玉米价格的“指示灯”,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要产销区市场供需情况和买卖双方心理预期,因此,在跟踪和研究玉米价格的过程中,需对港口基本情况有正确的把握,并熟知影响其价格的基本因素。
进入7月份,农户手中已几乎没有玉米,库存存在于产区贸易商、港口、以及企业。目前产区粮源量不确定性较大,企业低库存情况则相对确定,而港口高库存问题一直是市场焦点之一。
12/13年新粮上市以来,北方港口持续维持较高水平,长期稳定300万吨以上的高库存状态,高点达387万吨。目前主流的解释原因有这么几个:1、供需关系影响:去年丰产,但是消费持续低迷,深加工一直亏损,上半年饲料业接连受创。2、购销节奏的改变:去年由于先上市的华北玉米价格低,质量好,抢占销区市场,使得东北粮入关量大幅下降,只能往港口囤积。3、物流方式改变:铁路运费涨价,集装箱费用不断增加,使得今年铁路、集装箱运量减少一半,而海运量大幅增加,截至目前下水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对海运方式的青睐使得集港量增加。4、港口库存结构改变:在高库存中,包含了央储粮、轮换粮、临储粮、期货粮、还有已售订单粮,实际可用贸易粮并没有那么高。
对于上述原因,个人对前三点是承认的,但现在争议最大的就是第四点,到底现在港口库存是什么样的结构?政策粮真的有那么多么?实际可流通的玉米量真的不多么?这是市场感兴趣的。更重要的是,现在时间节点已经来到了关键的7月份,北方港口月初库存还在370万吨。假设从7月份开始,港口库存能快速下降,那么后市粮源趋紧,再加上贸易商的涨价心态,价格有望冲高。但是如果港口库存迟迟降不下来,特别是8月上旬出了8月份港口的集港、疏港大致预报以后,库存还是无法大幅度下降的话,那贸易商心理就很容易翻盘,由往年的惜售看涨变为急于抛售。因为9月份新粮就要陆续下来了,这样在此之前贸易商需要至少是去库存这样一个阶段,一方面是腾库容接新粮,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到期还贷压力。所以说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北方港口的现状和动向是至关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期货价格代表的主要是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对期货投资者而言,更要弄清楚港口价格的动向。
可以说,进入8月份后,玉米市场陈粮将迎来最后的“拼刺刀”关键时期,而港口库存的动向,或者说港口贸易库存能否真的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将是陈粮“最后一涨”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带着“了解北方港口库存现状及后期可能走势”的目的,我们于7.8-7.11先后对北良港、大窑湾、鲅鱼圈港、锦州港(600190,股吧)进行实地考察。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