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国际、国内金融要闻一览 |
2015-1-21 |
国际要闻:
1.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将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上周,世界银行将对中国今年的增长预期下调至7.1%。该行表示:“考虑到中国有巨大的政策缓冲空间,中国经济面临风险的概率很低。尽管如此,中国增长放缓仍将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2.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少不了的中国议题 “中国前景展望”、“中国对外投资展望”、“中国经济发展评析”……从日前公布的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的议程来看,围绕中国设置的议题就有五六场,这在一直以来着眼全球话题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格外显眼,却并不出人意料。
3.全球通缩,不是一国的问题 1月21日,瑞士小镇达沃斯,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商、学界人士聚焦全球新局势,协力商讨如何应对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新挑战。与此同时,却有西方媒体一再抛出“中国通缩风险波及世界”的论调,指称“中国物价下跌正对全球各经济体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甚至认为中国10多年来一直在向世界“输出通缩”。
4.俄罗斯经济2015年将可能萎缩4.8% 总部位于伦敦的欧洲复兴开发银行19日公布最新预测报告称,2015年俄罗斯经济将萎缩4.8%。这远高于去年9月做出的下降0.2%的预期。
5.全球央行货币政策不同步 美元短缺将成风险隐患 随着美国经济逼近充分就业水平、增长回归潜在增速、通胀温和回升,美联储在2015年首度加息已逐渐成为市场共识。然而,美国并非加息阵营中的唯一势力。发达经济体中新西兰央行已经率先加息,而在2015年英格兰银行与挪威央行也可能跟随美联储的加息脚步。
国内要闻:
1.深改“关键年” 中国经济拥抱新常态 2014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4%,尽管没有达到7.5%的预期,但顺利完成2014年 “两会”制定的目标,且略好于外界预期。
2.中国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 收入分配仍有改进余地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跑赢”GDP;衡量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进一步收窄,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优化。
3.2015中国经济增长点“预披露” 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7.4%,较2013年下跌0.3个百分点,创新世纪以来中国年度GDP增速的新低。尽管如此,这一增速同年初目标基本吻合。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说法,今年中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4.IMF预计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增速分别为6.8%和6.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至3.5%和3.7%,并呼吁各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加快结构性改革,以提振经济增长。
5.中国经济结构更加健康 不再被GDP数值束缚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2014年中国GDP达到63.64万亿元人民币,但对于此前中国GDP总量按购买力平价 (PPP)计算“已超美国”的观点,他“并不认同”,他表示,这一轮的购买力平价可能对中国的物价水平有所低估,从而导致中国GDP总量被高估。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