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福粮油:近70项指标项项确保安全 |
2011-11-2 |
现代化的灌装车间内一尘不染,偌大的车间却看不到几个工人。“灌装线是全封闭、全自动化的,保证不受任何污染。”10月29日,在汇福粮油集团,车间主任刘学文告诉记者,这个灌装车间是按照国家洁净卫生标准30万级设计的,“相当于药品生产条件的要求,要比食品生产的卫生标准高了一大块”。
灌装车间一旁的品管部内,8个自来水龙头式的产品取样口一字排开。化验员耿立成拧开一个产品取样口,澄清的大豆色拉油流进了烧杯。取出样品,耿立成和同事们在各种精密的仪器上,开始了灌装前的质量检验。
指着墙上张贴的检测标准,耿立成介绍,汇福集团执行的检测标准普遍高于国家标准。他告诉记者,他们负责的主要是灌装前检验和灌装后检验,每次检验的指标共有14项,只要有一项指标不合格,便要全部返回生产车间重新精炼。“我们一共设置了5道检测关口,包括原料、辅料、生产、灌装等各个环节,一共将化验近70项指标。只要有一个指标不合格,产品就不能出厂。”汇福粮油集团董事长石克荣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每一桶食用油里都融入了企业的道德和良心。”
作为我省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汇福粮油集团从建厂之初,便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记者在品管部看到,美国安捷伦1100型液相色谱仪、6890型气相色谱仪、美国霍尔效应测厚仪等各种专业设备一应俱全。“我们用于监测检测设备的投入,已超过了4000万元。”该集团品管部经理李长鑫说,一环紧扣一环的质量检验,保证了从原辅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从企业投产至今,未出现过一批不合格的产品。“企业坚持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往往会推高生产成本,进而丧失产品市场竞争力。汇福集团产品质优价廉的秘密在哪里?”记者提出疑问。“汇福产品的竞争力,来自强而全的产业链。”石克荣揭开了谜底。汇福集团与全球粮油加工强企对标后发现,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手段、管理水平等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产业链条不够完善。这几年,通过在国外设立原料基地、建立远洋运输公司、打造现代粮食物流、延展深加工链条等,初步形成了强而全的产业链条,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记者还了解到,该集团对灌装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确保“每桶多1克”。刘学文解释,这是改变过去灌装过程中按照容积计量的方法,改用了电子称重,确保每一桶油都准斤足两。“我们已经和汇福公司合作了8年,用这里的油,放心。”在仓库门口,北京新民粮油销售公司经理魏武民这样告诉记者。他的话,也为汇福的产品在北京市场的畅销做了一个注脚。目前,汇福粮油公司7成的食用油销往北京市场,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30%以上。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