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制程用油高温恐致癌,台湾地区拟规范“缩水甘油脂肪酸酯” |
2019-11-25 |
巧克力、饼干等制程中使用油脂的产品,经过高温处理后,可能产生具致癌性的污染物质“缩水甘油脂肪酸酯”。中国台湾“食药署”近期拟比照欧盟作法,订出限量标准,对食用油、婴儿奶粉及副食品加以规范,预计明年上半年预告,成为亚洲纳管首例。
“缩水甘油脂肪酸酯”是食用油经由200度以上的高温后产生的污染物,常见于棕榈油制作的产品,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A级致癌物。
台北荣民总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表示,“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具动物致癌性,可能导致肾癌、肾小管异常,但在人体上并无致癌证据,属于人体可能致癌物。其每日耐受量(TDI)为每公斤0.8微克,在体重轻的婴幼儿身上较为危险。
中国台湾地区“食药署”相关负责人表示,欧盟去年订出限量标准,限定每公斤植物油、动物油,不能含有超过1000微克的“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婴幼儿食品的 “缩水甘油脂肪酸酯”每公斤不能超过500微克;粉状、液状婴儿奶粉及副食品则每公斤不能超过55、6微克。
该管理机构近期曾针对市售相关产品进行小型监测,均未超出欧盟标准上限。目前国际上仅有欧盟针对“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加以规范,该管理机构明年上半年将预告限定标准,创下亚洲首例。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