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油可谓饮食的重中之重。煎、炒、烹、炸、焖、溜、熬、炖,各种烹调方法更是离不开食用油。食用油中脂肪酸主要有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三类脂肪酸对健康有着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饱和脂肪酸为人体提供能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强记忆力和思维力。 而脂肪酸均衡对膳食整体平衡有着积极作用,所以吃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脂肪酸均衡。植物油中99%以上的成分是脂肪,脂肪是一种很容易氧化变质的物质,家里买回的食用油,从打开盖子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氧化酸败的过程。 大桶的油,如果长时间不吃完,里面就充斥着大量的过氧化物,即我们常说的自由基,吃了之后,可能会加速机体衰老,甚至诱发癌症。如果家里人口多,3个月内吃得完,可以考虑买大桶装的,但如果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偶尔还懒癌发作不做饭的人群,建议还是买小瓶哦。每人每日摄入食用油量为25~30克最合适外面餐馆炒菜,放起油来都跟不要钱似的,其实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我们每人每天吃25-30克的油是最适合的。25~30克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家用的老式瓷勺子(长12.6cm,宽4.6cm),2~3勺就差不多了。 食用油反复煎炸会致癌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油炸食品并不健康。一方面,高热量的饮食容易让人发胖,而肥胖是健康大敌;另一方面,在烹饪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商家往往会反复将食用油加热使用。而这可能带来致癌风险。早在5、6年前,社会上就有“食用油反复使用3次,致癌物升高约10倍”的说法。 这个说法虽然形象地说明了食用油反复使用的潜在危害,却缺乏最直观的结果作为证据。许多人可能会质疑,致癌物真的能升高那么多吗?即便可以,它又真的会导致癌症,或是促进癌症的进展吗? 至少在小鼠模型里,答案是确定的。上周,由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科学家主导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摄入反复使用的食用油后,小鼠体内的基因表达状况会发生改变,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研究中,科学家们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食用新鲜且未经加热的大豆油,另一组则摄入经过高温多次处理的大豆油,摄入量则根据小鼠的体重进行了调整。在16周后,研究人员们又往小鼠体内注射了晚期乳腺癌细胞,观察这些具有侵袭性的细胞在不同小鼠体内会出现怎样的反应。 在注射的20天后,研究人员们开始观察肿瘤细胞的分布。他们发现,那些长期摄入“回锅油”的小鼠,注射部位的原发肿瘤是对照组的4倍!更糟糕的是,这些小鼠体内,肿瘤也更容易出现转移。尽管这些细胞的注射部位是小鼠的胫骨,但短短20天后,就有许多肿瘤转移到了小鼠的肺部。 “这些小鼠肺部的肿瘤是(对照组的)两倍!而且它们更具有侵袭性。”本研究的负责人,食物科学和人类营养学教授William G. Helferich说道:“我原本以为肺部的这些结块只是小的肿瘤克隆,但它们并不是!它们会进行转化,变得更具有侵袭性。使用新鲜大豆油的小鼠也有转移,但这些转移的肿瘤侵袭性并没有那么严重,增殖的规模也没有那么大。” 随后,研究人员们尝试回答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实验组小鼠中,研究人员们发现,它们在肺部的转移肿瘤里,一种叫做Ki-67的蛋白水平有明显上升,这种蛋白与细胞的增殖有关。而基因表达分析则发现,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小鼠体内有455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出现了2倍以上的变化,很多都和氧化应激有关。 据此,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他们的假设:在高温下反复使用的油,其中的甘油三酯会断裂,并对游离的脂肪酸进行氧化,使食用油中的丙烯醛水平上升。而这种物质已知有致癌属性。在一系列因素下,小鼠的基因表达水平出现了变化,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乳腺癌的转移”。 此外,他们也指出,许多生物学家正在研究肿瘤转移背后的机理,而他们的结果有望将饮食因素也纳入讨论的范畴中。譬如,许多癌症幸存者并没有真正痊愈,他们体内依旧有休眠的癌细胞。如果摄入反复使用的油对癌症的转移有促进作用,或许平时在饮食中多留个心,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然,目前的这项研究成果还略显简单。这一做法是否有用,还需要更多人类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