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料理的烹饪方式,决定了食用油在厨房中的江湖地位。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
 
	早些年,中国的大部分家庭还以动物油为主要食用油,植物油还是冷门帮派。
 
	
 
	随着农作物的丰收、植物健康概念的深入、电视广告的效应……,近年来,植物油完全取代了动物油的厨房地位,坐稳了头把交椅。
 
	尤其在近十年里,植物油又开始不断自立门派,从最早的大豆油、玉米油,到现在出现的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橄榄油、椰子油等等。
 
	每一种植物油,都在市场上招揽自己的“门徒”。
 
	因此,在超市的粮油角落,植物油种类多种多样,更让人眼花缭乱的是,即便是同一品牌的同一种油,还会分出多种不同包装等级、规格等,导致消费者对如何挑选植物油而感到迷茫。
 
	
 
	植物油的作用,可不是把菜炒熟这么简单。如果在选油环节陷入误区,受影响的不仅是饭菜的口感和品质,长期积累下来,很可能还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身体发炎、心脑血管问题等。
 
	正确选择植物油的方法,其实也简单。本文就给大家彻底讲清楚。
 
	先看标签,区分食用油是“精”还是“粗”
 
	一些家庭购买植物油时,钟情于某一种油。例如偏爱大豆油的话,就会在促销或是“1+1”时,果断囤上几大桶。单纯的认为,所有的大豆油都是一样的。事实上在大豆油的标签上,非常醒目地体现了,有“质”的差别。
 
	
 
	有趣的是,质量等级并非体现质量的好坏,而是按照精炼程度分级的。
 
	一级食用油,精炼程度最高,几乎无杂质、烟点高、
 
	适用于高温烹饪
 
	。缺点是营养成分流失较多;相反,三级植物油,营养成分保留相对较好,
 
	更适合做汤和炖菜,
 
	缺点是存在一些杂质。
 
	如果家庭用油以炒菜为主,那么应该选择一级植物油,而不是三级植物油。
 
	可以说,不同“质量等级”的植物油,各有千秋,应根据烹饪类型做出对应的选择;但加工工艺上的区别,影响就大了。
 
	再看标签,优先选择压榨油
 
	植物油的标签上,在质量等级下方,还会有一个重要的参考标识——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一般分为两种:压榨和浸出。
 
	可以简单理解为,压榨是物理方式出油,浸出是化学方式出油。
 
	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下面介绍一下工艺流程:
 
	浸出,是通过化学试剂,将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再进行高温提取加工而成。不但
 
	破坏了原料本身的营养成分
 
	,而且还会
 
	残留下小剂量的化学溶剂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浸出大豆油的溶剂残留上限是10毫克/公斤。浸出方法的优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
 
	压榨,是通过物理压榨方法,榨出原料中油脂成分,
 
	全程不需要添加化学溶剂
 
	,同时
 
	保留了原料的营养成分
 
	。缺点是压榨方法出油率较低,价格更贵。
 
	毫无疑问,从健康角度衡量,建议大家在加工工艺选择上,尽量选择“压榨”植物油。
 
	另外,我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大豆油基本都是浸出油,而玉米油大多数以压榨为主。
 
	那是不是玉米油一定好过大豆油呢?不是的,区别植物油的好坏优劣,还有一个指标更为重要。
 
	脂肪酸类型——最不能忽略的秘密
 
	食用油的成分中,脂肪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
 
	有几个名词,大家应该多少会听到过: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用油正好也可以这样分类。
 
	这些年来,以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为主的植物油得到了商家的大力吹捧,同时饱和脂肪酸受到不断的“黑化”。
 
	多不饱和脂肪酸类: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
 
	单不饱和脂肪酸类:特级初榨橄榄油、牛油果油等
 
	饱和脂肪酸类:猪油、牛油、椰子油等
 
	商家们鼓吹的一大依据在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两大代表——omega-6、omega-3,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Omega-6和omega-3是人体必需,这一点不假。但我们面临的问题,
 
	植物油中Omega-6含量太多,而omega-3含量太少了。
 
	如果我们体内的omega-6与omega-3比例超过4:1,过多omega-6会干扰omega-3的心脏保护功能。更糟糕的是,人体发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都会增加。
 
	比如常见植物油中,omega-6与omega-3的比例——大豆油7:1、玉米油57:1、葵花籽油71:1。
 
	因此,长期单一选择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隐藏着很大的健康风险。选择食用油,要平衡omega-6和omega-3之间的比例。
 
	那么怎么吃,才能让两者平衡呢?
 
	方法特别简单,要么减少omega-6;要么增加omega-3。
 
	如何减少omega-6?
 
	用猪油、椰子油和橄榄油替代一部分常规植物油,不仅有效的减少了omega-6的摄入,同时耐热度更高,更适合高温烹饪食物。
 
	这里你可能有疑问了,比如猪油健康吗?
 
	猪油并不是大众想象的如此不健康,早些年我们的祖父辈以食用猪油为主,并没有出现如今高发的慢性疾病。同时英国BBC,把猪油列为世界上最健康的十大食物之一,也直接摘掉了“猪油不健康”的帽子。因此,猪油本身是健康的,导致不健康的是失衡的脂肪酸。
 
	如何增加omega-3?
 
	一周食用2-3次海鱼,如沙丁鱼、鲭鱼、三文鱼,它们含有丰富的omega-3,可以平衡体内过多的omega-6。也可以选择使用亚麻籽油,这一种富含omega-3食用油,缺点就是耐热度较差,只适合低温处理。
 
	总结
 
	在各种烹饪方式中,一种油很难面面俱到。几种食用油混合搭配使用,往往可以有效避免健康问题的发生,比如:
 
	高温处理食物时,建议一级压榨油、猪油、橄榄油轮换食用,同时一周食用2-3次海鱼,用以补充omega-3。
 
	中低温处理食物时,建议使用三级压榨油,同时搭配特级初榨橄榄油、亚麻籽油,一样的,一周食用2-3次海鱼,用以补充omega-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