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菜籽油主导进口量 特香菜籽油将加速发展
菜籽油(菜油)是我国第二大食用油品种,消费量仅次于豆油。从遍布乡村的榨油坊,到油罐林立的榨油厂,菜油加工业有着丰富多元的的参与主体,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在食用油大盘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近两年来,菜籽油的供给端及消费端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推动着产业链的调整及产业格局的演变。
俄罗斯菜油主导进口
我国菜籽油年消费量在800万吨以上,供应来源于:国产菜籽压榨、进口菜籽压榨以及进口菜油加工,其中国产菜籽大部分流向乡村油坊,少量用于油企小榨,规模油企加工原料仍以进口为主。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菜籽油的进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俄罗斯已取代加拿大,成为我国最大菜油进口来源国。
2019年我国自俄罗斯进口的菜油仅15万吨,之后逐年递增,2023年突飞猛进至134万吨,占该年菜油总进口量(236万吨)一半以上的份额,主导了进口菜油市场。
俄罗斯菜油具有非转基因、芥酸低的优势,价格比国产菜油便宜,有时也比进口转基因菜油便宜;物流条件的改善更为俄菜油入华提供了助力,通过中欧班列可将俄菜油直接运到西安、重庆、成都等菜油主要销区,或者通过远东港口船运到天津、青岛和上海等地。
菜籽油并非俄罗斯的传统消费油品,本国消费量大概为总产量的11%左右,主要用于出口创汇,中国是最大的菜油买家。俄菜油加工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大幅增加,也将越来越迎合中国市场。我国亦有企业规划在俄罗斯建厂,压榨当地菜籽。
据媒体报道,从今年7月1日起,欧盟将提高对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谷物、油籽及其衍生产品的关税;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导致俄罗斯的菜系产品大概率涌向我国,2024年俄菜油的进口数量可能继续保持增长,或将超过150万吨。
浓香菜油消费拐点或已现
浓香菜籽油作为菜籽油小包装产品中的主流,是我国菜籽油行业的重要驱动品类。
其兴起于2015年前后,彼时央视大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热播,捧红了菜籽油;但更为关键的行业节点是国家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
在失去收储补贴的奶酪后,油企纷纷转战浓香菜油市场,当作新的赢利点和转型方向。乘着火锅等餐饮业态蓬勃发展东风,“原汁原味”的浓香菜籽油火遍大江南北,市场需求连年走高。
然而三年疫情对餐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进入后疫情时代,市场环境与消费观念都出现了新变化,包括浓香菜油在内的菜籽油消费呈现稳中偏弱的态势。
对此,湖北省相关部门的一份报告分析认为:首先,随着人口规模拐点和老龄化的到来,食用油消费总量趋于见顶。其次,随着健康观念的提升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消费者饮食习惯逐步转向低脂食物,并且食用油消费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及高端化趋势。
另外,现阶段猪价低迷带来的猪油需求替代不容忽视;终端消费市场豆油、葵籽油、稻米油、玉米油等的价格竞争也造成了菜籽油需求分化。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信息,调研企业反映,国内浓香菜籽油需求峰值已于前两年出现,未来终端消费可能逐步减少。
主要原因一是居民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对植物油,特别是“刺激味”较重的植物油食用减少;二是近两年,以进口菜籽油调制而成的特香菜籽油发展较快,具有价格低、风味浓优势,对浓香菜籽油替代较多。
不过,随着多元及充裕的供给格局形成,菜油仍将保持第二大食用消费油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推陈出新,以持续获得消费增长动力,是浓香菜籽油需要作答的新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