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南安粮油业遭遇转型阵痛,食用油强势崛起
2013-8-12
    “实话说,官桥粮油市场是一年不如一年,市场萎缩显而易见。”近日,福建南安粮油行业协会秘书长高玉衍接受记者采访时忍不住叹气。   官桥粮油交易市场曾风光无限。1994年,官桥镇建成“福建粮食城”;1999年,该市场升格为“福建省南安官桥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跻身全国八大粮油交易市场行列。   从数据就能看出这一交易市场的规模。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大批面粉加工企业聚集在水头镇大盈工业区内,曾一度达到30家;鼎盛时期,大米加工企业达到二三十家,其余各色加工企业也有几十家。   然而,市场并非一成不变。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硕果仅存的面粉厂中,兴达面粉厂和志诚面粉厂先后转产,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深耕多年的面粉行业,引起业内一片哗然。而南安大米加工行业更是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时代,只剩下金穗米业和东街米厂两家独大。   相关资料显示,以“中国粮食城”为中心的南安粮油产业已获得4枚中国驰名商标、2项中国免检产品、7项省名牌、9项省著名商标。此外,还培育了7家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33家规模以上企业。   那么,南安的粮油市场现状到底如何?是如高玉衍所说的“一年不如一年”,还是依然可算是中流砥柱?   尴尬  南安粮油业步入转型阵痛期   近年来,大盈工业区企业关停、转产不断上演,面粉生产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志诚面粉厂是大盈工业区内5家坚持生产面粉的厂商之一。2010年,面粉市场开始出现萎缩,志诚面粉厂的年销量就减少了三分之一;到2012年,这家老牌面粉厂的年销量又下降了40%。就在今年开春后,志诚面粉厂宣布转产。如今,大盈仅存的5家面粉企业,仍有3家没有盈利。   对于南安大米加工企业而言,这种转型阵痛正悄然上演。南安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南安只剩下金穗米业和东街米厂,其中金穗米业已成长为福建省大米加工龙头企业。   金穗米业是南安较早从事大米经营的本土米业厂商。据该公司董事长、南安粮油行业协会会长林建全回忆,上世纪90年代,官桥大米加工厂厂房林立,大大小小有数十家。   跟林建全一样,高玉衍对当时的辉煌景象记忆深刻。“每个加工厂日加工能力在50吨到100吨之间,每日全行业加工能力在1500吨左右。”高玉衍说,如今金穗米业日产能可达到500吨,这相当于过去10多家米厂的总和,可填满泉州米缸的一半。正因为此,金穗米业2011年-2012年纳税超过100万元,是官桥6家纳税超过百万元的粮油企业之一。   “以前不论是厦门还是福州的原粮都要拉到官桥来加工,这样就聚集了一大批大米加工淘金者。”林建全说,但这样的盛景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衰退,大部分大米加工企业不是关停就是转产,转向其他行业。近几年,就只剩下两家企业。   而对于粮油的另一大领域——食用油加工企业,这一变化却不那么明显。乐当家粮油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安安说,在顶峰时期,食用油加工厂也有几十家,不过规模都比较小。而今,在南安上规模的食用油企业虽然只有华仁油脂与金华油脂,但依然存在着几十家小型油料加工企业。   分析  产粮区加工业崛起是主因   “官桥粮价动一动,全国米市就要抖一抖。”这是此前业内人士对官桥“中国粮食城”的戏称。现在的情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按林建全的话来说是:“福建粮价看泉州,泉州粮价看官桥。”这两年,南安粮油江湖地位在福建仍是表现抢眼。   “这主要是粮食流通领域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营几十年大米生意的林建全认为,导致官桥粮食交易市场出现大变化的主因是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变。   “南安是缺粮区,以前东北、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的产粮区工业不发达,信息流、交通流不方便,这给了不少缺粮区的生意人巨大的商机。”林建全说,通过将产粮区粮食运到官桥进行加工,然后再转手卖出成品粮,最早一批粮食人就能从中获利。   1995年至2000年,官桥粮油企业达到鼎盛时期。“以前调来的都是原粮,后来产粮区工业逐步跟上,调入官桥更多的是成品粮,需要加工的粮食量就变少了,企业加工能力过剩,大米厂、面粉加工厂就开始出现优胜劣汰。”在高玉衍看来,加上资金、技术等方面限制,一些小型加工厂相继关停。   取而代之的是,官桥“粮油中转站”地位的削弱。“现在粮食经营者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从产粮区直接调粮到泉州、厦门,不需要再经过官桥。”高玉衍说。   人工成本的增加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高玉衍举例说,以前人力装卸一吨粮食只需3元左右,现在却要10多元。这一装一卸就更把利润削薄,如非必要,大家都不会经过官桥中转。为了提高大米品质,金穗米业则坚持从安徽、黑龙江等生产基地调运原粮,到官桥进一步加工。   林建全补充道,近年来产粮区开始走经销渠道,直接把商品卖到超市等终端,对交易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行业利润微薄,粮油企业自然不断关门。上述人士表示,南安作为沿海地区,商机多,很多老板不愿从事辛苦又挣不到多少钱的粮食行业,主动转做石材、房地产、陶瓷贸易等行业。   “很多面粉厂老板就是转行做石材生意,有些现在已经上了规模。”一名业内人士透露,石材行业利润空间大,这似乎成为这些淘金者最常见的一种选择。   据了解,志诚面粉厂便是把目光转向石材领域。而经营尚且良好的华兴面粉厂负责人林金杯也表示,这几年他开始涉足房地产、石材等产业。   突围  创名牌促技改助推行业升级   身为我省重要粮油交易市场的官桥“中国粮食城”,有不少粮油企业依赖这一市场,在洗牌中强势崛起,成为国内响当当的粮油品牌。   目前,南安食用油行业拥有“乐当家”、“鸵鸟”这两枚中国驰名商标;在米业当中,以金穗米业最为突出;在面粉加工业中,华圣食品有限公司和华兴面粉厂仍是盈利企业。   乐当家是华仁油脂旗下的品牌,陈安安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多数经营者只是作为搬运工,企业在资金、市场占有率、采购、产品质量以及抗风险上都没有优势。“从2004年进军食用油行业,华仁油脂就十分注重品牌建设,从源头到终端都要抓。”  为此,华仁油脂从渠道上进行创新,不单单走经销路线,还通过大卖场进行直销。目前,乐当家在泉州地区的沃尔玛、新华都超市系统内销售成绩排在金龙鱼、鲁花之后,位列第三。这个月初,华仁油脂还在南安市区开设了首家“乐当家放心粮油连锁店”,试水一站式粮油采购。除了在渠道上进行创新外,华仁油脂去年还投入三四百万元对脱臭塔进行内部改造,通过技改,日产能从150吨提升到250吨。这项技术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不仅是华仁油脂,其他骨干企业也不逊色。2011年到2013年,金穗米业连续3年进行技改。这个月,金穗耗资上千万元从日本食品加工设备专业生产公司佐竹公司,引进拥有4道红外线CCD数码技术的色选机即将到位,该色选机可以一次选出混杂在大米中的病斑米粒、异色米粒和玻璃等有害物质。   华圣食品有限公司管生产的副总耿涛介绍,去年他们投入几百万元完成技改,产能从每天250吨提高到400吨,并引进先进的制粉新技术,提高出好粉率。   此外,华兴面粉申报的“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食品系列专用粉及产业化”区域科技重大项目,被列入2013年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计划,并获得100万元的资金扶持。   “未来粮油的大趋势是规模化、品牌化,品牌集中度更高。”林建全说,目前企业所作出的努力都是为更加复杂的市场竞争增加筹码。 (文章来源于——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http://www.gdsyyzs.com/ http://www.hxlyjx.com/ 食用油招商 橄榄油 亚麻籽油 核桃油 粮油机械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