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过度加工,造成营养浪费 |
2013-8-26 |
粮食的过度加工造成营养浪费;食用油的过度加工也造成营养浪费。精米比标一米损失5%营养,比标二米损失15%营养。小麦精粉比标粉损失20%营养。损失掉的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不过,都做了饲料。食用油的精炼,也要损失大约5%的营养。
食用油的精炼,起于色拉油。色拉,也说成“沙拉”,是英语单词salad的音译,意译为凉拌菜。西方人很少炒菜,以凉拌菜为主,但要拌油,拌凉菜的油就叫色拉油。色拉油是精炼油,清清亮亮,无色无味,以保持蔬菜的原色原味。这么好的油其实也适合煎炒。我国原本没有色拉油,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提高,向西方看齐,便把普通油精炼为色拉油。所谓精炼,并非火熬,而是物理、化学方法,以达到如下目的:
脱酸。油脂的分子是脂肪酸与甘油结合在一起,但是也有很少的脂肪酸没有与甘油结合,是游离的。游离的脂肪酸不稳定,容易分解,容易被氧化,使油脂酸败。脱酸,就要加碱,中和以后,保存期就延长了。但是脱去的游离脂肪酸也是营养。
脱胶。油脂中的胶,就是磷脂、糖脂、蛋白,都是营养,但易致油脂变质,脱胶后有利于延长保存期。
脱蜡。油脂中的蜡,是醇与脂肪酸相结合,也是营养,但易致油脂浑浊,脱蜡后,油脂清亮。
脱臭。其实是脱嗅,就是脱掉特有的气味,主要是吡嗪,吡嗪无害,若提取出来可作为药物。
脱色。就是脱掉色素,如胡萝卜素、叶绿素,这是有营养的;还要脱掉带色的氧化产物,如醇类、酚类、醛类、酮类,这些没营养,但也是有益的,如醇类中的甾醇可以降低胆固醇;还有矿物质,或带色,或不带色,也被脱去。
植物油的本色,原本没有这么清亮;植物油的保存期,原本没有这么长。脱、脱、脱,只为颜色清亮,保存期长。有调侃说,现在的演艺明星是“脱星”,现在的植物油也是“脱星”。
脱,是加工工艺;压榨、浸出,也是加工工艺。压榨,是物理方法;浸出,是化学方法。出于市场竞争,压榨油总是贬低浸出油,其实,浸出工艺已很完善,没有什么化学剂残留。不管压榨还是浸出,都要“脱”, “脱”也是化学方法。浸出比压榨的出油率高。花生含油50%,压榨就可保证出油率;大豆含油20%,浸出才可保证出油率。当然,花生也可采用浸出法。业内公认,植物油生产,国外90%是浸出法,国内80%是浸出法。我国规定,是压榨还是浸出,必须在包装上标示。
2004年的新国标,把植物油分为4级。1级就是色拉油;2级就是高级烹调油;3级、4级,精炼的程度没那么高,营养损失也没那么大。中国传统饮食也有凉拌菜,但习惯上并不拌油,不过拌油更好。中国人爱炒菜,炒菜其实没有必要用色拉油,不过用色拉油炒的菜颜色更好看。许多油脂专家、营养专家表示,他们在家炒菜,宁可用4级油,因为营养更全面、更丰富。
1级油、2级油好比精米精粉,3级油、4级油好比糙米、标粉。生活刚好起来时,人们追求精米精粉;生活更好时,人们追求糙米、标粉,甚至全麦粉。消费,总是从虚荣回到理智,从口欲享受回到心理享受。吃油,也同吃米、吃面一样。
吃粮,要五谷杂粮换着吃;吃油,也要换着吃。都是为了营养全面。于是就有了调和油,把两种以上的油调和在一起。可是,国家并没有规定必须标示调和的比例,因为现有技术测不出调和的比例。于是商家就钻空子,好油兑一点点,便宜的油兑得很多。那么,消费者就不如换着买不同的油吃。
(文章来源于——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http://www.gdsyyzs.com/ http://www.hxlyjx.com/
食用油招商 橄榄油 亚麻籽油 核桃油 粮油机械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