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调和油卖“噱头”各原料油配比成谜
2013-9-27
      近年来,随着调和油的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市面上也因此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调和油。昨日,记者走访超市发现,那些打着“花生调和油”、“深海鱼油调和油”、“橄榄葵花籽调和油”等噱头的调和油却名不副实,在绝大多数调和油中,含量最多的居然是大豆油,似乎大豆油成绝大多数调和油的“底油”。   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www.gdsyyzs.com)了解,市面在售的绝大多数调和油,均是利用配料中价格最贵的成分来定名,而非含量最多的成分。哪种油贵就按哪种油起名、定价,几乎成了厂家的普遍做法。在一瓶调和油的配料表中,通常会将其所含各种油一一标示,但各种油配量比例却成谜。由于调和油相关国标至今仍未出台,调和油市场乱象频出,很多调和油都是在卖“噱头”。   调和油里大豆油最多   由于国庆临近,食用油成了不少市民的送礼佳品,各大超市均将食用油摆在显眼的位置做促销。在众多种类的食用油中,最受欢迎的要数调和油。在超市的货架上,调和油几乎挤占食用油市场的半壁江山,光是常见的调和油就有五六种,价格从几十元到百元以上不等。   记者在某超市的食用油货架上拿起某品牌的花生调和油,在这款花生浓香调和油的配料表中,记者看到它的成分配比是: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在《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的配料表中成分含量越高排位越靠前。那么,这款花生浓香调和油的实质,其实是以大豆油为主的调和油,商家作为噱头宣称的“花生”在其配料表中的占比仅次于排在最末的芝麻油。   记者又随意从货架上拿起了另一品牌的5升装“橄榄食用调和油”,在油桶正面印着“橄榄原香”字样,而在其配料表中却清楚标着:“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8种油。在这款“橄榄食用调和油”中,廉价的大豆油含量最多,其次是菜籽油,价格最贵的橄榄油含量并非最多,却被调和油厂家以此命名,并作为最大的卖点在销售。   记者看到,在超市中一桶5升的大豆油的零售价格,便宜的不足40元,贵的也只有六七十元;而同样一桶5升、以廉价大豆油为主、菜籽油其次的橄榄食用调和油的标价却将近130元。花将近大豆油两三倍的价钱买的橄榄调和油中,成分含量最多的居然还是大豆油,既然如此,为何还被命名为橄榄食用调和油呢?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瓶橄榄食用油中橄榄成分含量明明不是最多,却反而以其命名作为卖点,主要是因为调和油大多数厂家卖的就是一个噱头,通常情况下调和油都是以成分中最贵的材料命名、定价。   各原料油“比例”成谜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市面销售的十几种调和油中,没有一个将其中的各种精炼油比例进行标示,各调和油厂家将调和油比例的空白无一例外地抛给了消费者。   市面上一桶5升深海鱼油调和油,其标签配料表显示,这款油配料包含“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鱼油、芝麻油5种原料油。同上文提到的花生调和油、橄榄调和油一样,配料表中将所含的原料油进行一一标示,却没有将各种原料油所占的比例详细标注。“调和油里每种油的比例是多少啊?”记者向超市工作人员进行询问,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厂家没有对此进行标示,他们也不清楚每种油在调和油中所占的比例到底是多少。记者就此问题向某品牌调和油厂家进行咨询,多次拨打其提供的消费热线均无人接听。   业内人士表示,调和油一旦调配完成后,就很难再用仪器鉴定其中的各原料油的比例。粮油协会油脂分会的副会长王兴国曾表示,油加油鉴定十分困难。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如果调和油厂家不对各种原料油比例进行标示,在购买调和油的时,多数情况下只能凭感觉选择。   目前调和油市场出现的混乱,与其监管缺乏相关标准有一定关系,调和油方面的相关国家标准至今仍未出台。而食用油中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相关国标早已相继出台。据网络资料显示,食用植物调和油的国标制定最初始于2005年,多次公开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后,于当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不过,因种种原因该国标难产多年,仍未出台。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