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突破瓶颈 高青小杂粮也有大未来
2014-12-2
      过去,山东省高青县曾广泛种植小杂粮,尤其是棉田套种杂粮。而如今,高青县棉田大幅缩减,杂粮面积也随之锐减,过去那种家家种棉花,户户杂粮香的繁盛景象很难找寻。   今年55岁的郭孝宝,是黑里寨镇东段村五谷香杂粮供销公司负责人。收购、贩卖小杂粮,他已经“从业”30余年了。   “早年,一到收获季节,来销售杂粮的农民常常人满为患。”郭孝宝说,“现在再看,一个卖粮的也没有!”郭孝宝说,他现在的营销方向也发生了转换,由早先的由村进城,变成了由城到村———从大型杂粮批发市场批发再批发给当地经销商,年销量也由过去高峰时的上千吨下降到目前的二三百吨。   小杂粮为何变得如此“小”了?过去,杂粮主要在棉田里套种。现在种棉花的少了,小杂粮也就失去了套种的基础。机械化操作难也迫使小杂粮变得更“小”。现在,有的杂粮作物从管理到收获,仍然沿用最原始的作业方式。   以绿豆为例,按目前高青县正常年份的亩产量和市场价计算,一亩地收益约为1000多元,比大田作物稍高。但是因为种杂粮太“复杂”,农民还是不想种。   大田作物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小杂粮作为主粮的补充,它的存在是否可有可无?高青农业局副局长杜作忠对这一说法持否定态度。他说,随着人们膳食营养观念逐渐建立起来,营养全面、味道可口的小杂粮会越来越受到市民欢迎。   与小麦、玉米、水稻动辄亩产过千斤的产量相比,杂粮作物的产量明显偏低。郭孝宝呼吁种子公司在良种繁育上做文章,及早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小杂粮品种。   杂粮也需“大田化”,边角零散之地并非杂粮生存之地。杜作忠说,杂粮也适宜大田化种植,该县常家镇台李村丰饶粮食合作社去年试种“张杂谷8号”小米获得成功,今年他们将面积扩大到200亩。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