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临储玉米生霉率标准不日有望放宽
2014-12-10
      受天气因素影响,东北玉米普遍出现霉变,导致很多玉米卖粮入库时被退车,局部农户出现卖粮难。据记者了解,今年农户玉米霉变率远远高出中储粮收购入库标准,由此导致了退车、卖粮难,国家有关部门或将在近日出台有关文件,放宽生霉玉米的入库标准。   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四部门已经及时发布通知,要求从当日起,东北四省区启动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截至目前,黑龙江、吉林两省的临储玉米收购却迟迟没能大面积启动,部分启动收购的中储粮直属库点,也只收购霉变低于2%的玉米。   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位粮食经纪人告诉记者,临储玉米收购开始执行之后,当地开库的收购库点对生霉率超过2%的玉米,不予收购,这导致了很多退车现象。   由于今年东北地区粮食生长期气温偏高、雨水偏多,加之闰月和如今的暖冬因素影响,导致玉米发生大面积“站秆”和堆放霉变。   哈尔滨市粮油贸易公司总经理吕荣伟对记者说:“10月份以后,黑龙江地区气温偏高,加上后期雨雪影响,一部分没收获的玉米‘站秆生霉’,而收获的玉米也因堆放时间过长生霉,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哈尔滨地区玉米生霉率不超过2%的占20%左右,普遍生霉率在4%~8%,相比去年同期的情况要略微严重一些。”记者从黑龙江省、吉林省粮食局了解到,上述两省的玉米霉变超标情况比较严重,仅黑龙江省生霉率超过2%的玉米就占了该省玉米总产的半数以上,吉林省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2013粮食年度,黑龙江玉米也曾出现大范围霉变,经过央地两级有关部门的协调,该省临储玉米收购执行“国粮发(2010)178号文件”,将霉变标准放宽到5%,解决了玉米霉变农户的售粮难题。   中储粮总公司12月7日发布消息称,在国家未出台新政策前,玉米临储收购生霉粒指标按国家有关部门会议确定的不高于2%标准执行。黑龙江分公司12月3日已安排各直属库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启动玉米临储收购。   收储标准上存在的异议,直接导致了黑龙江、吉林临储玉米收购工作不能如期大面积启动,造成多数农户新粮玉米不能及时收购入库,玉米霉变率存在继续升高的风险。   据悉,12月8日,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有关六部委已经完成有关黑龙江省、吉林省玉米生霉率情况的调研,放宽收购标准的文件或在近日出台。放宽霉变玉米的入库标准,将及时缓解东北玉米种植农户售粮难,大面积收购启动后,收购速度将加快,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玉米霉变粮的数量和比重,有效保证粮质。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