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国际、国内金融要闻一览 |
2014-12-23 |
国际要闻:
1.全球经济:寻找新动力 走出“新平庸” 2014年以来,在经济增长不明朗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继续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发达国家中,美英经济已经取得较好增长,欧洲和日本的复苏则存在挑战,而新兴市场国家总体增长率有所下滑。
2.日本财政预算创新高 2015年欲再加大国防投入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015年度财政预算再创新高,敲定必须高约99万亿日元。除了人口老龄化致老人福利领域无法节约外,安倍政府打定主意提升海洋和离岛防御,也让其国防预算水涨船高。
3.中资承建尼加拉瓜运河正式动工 预计2019年完工 由中国企业承建,总投资500亿美元的尼加拉瓜运河已完成技术可行性研究,投资约合1.5亿美元的首批项目于12月22日正式动工。项目预计于2019年完工,修建期间预计创造5万就业岗位,运营期间预计创造20万就业岗位。
4.泰国经济发展提速 明年将实现3.5%-4.5%的增长 日前,中泰两国签署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建设的中泰铁路连接泰国北部的廊开和南部港口马普达普,总长800多千米,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项目开工后,将给沿线地区带来工作机会,建成后将带动沿线及泰国经济发展。
5.调查称东南亚经济体薪资水平有望逼近中国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2月22日报道,东南亚经济增长强劲,劳工成本也随之上扬。调查显示,印度尼西亚、越南与柬埔寨的每月最低工资2015年将各增长20%到30%,快速逼近中国的水平。
国内要闻:
1.货币政策走上定向轨道 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 定向、定量、定期毫无疑问是今年宏观调控,尤其是货币政策调控最重要的特点。即使前段时间央行全面降息,不少市场人士仍认为定向放松不会缺席明年的宏观调控,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在2015年货币当局应发挥更大的主动性,有保有压地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2.央行调查:近4成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 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4年第4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39.4%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59%认为“正常”,仅有1.6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热”。
3.周五国内油价将迎十一连跌 汽油每升或降0.37元 国内成品油价格“跌跌不休”。多家机构预测,本周五(12月26日)国内油价将迎来十一连跌。
4.中国8省份煤炭产业整体亏损 企业亏损面在70%以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22日称,今年前11月,我国煤炭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2%和2.1%,预测全年将分别下降3%左右。
5.医院制度改革路径渐现 医疗PPP模式如何构建? “公立医院占医疗市场90%以上的份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几乎成为中国医疗服务领域的一种“常识”。但就在近期,这种政府举办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