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食用油的物理压榨和浸出工艺到底哪个好?
2020-2-28
    

每天炒菜我们都要吃食用油!而我们吃的是什么油呢?如何制作的呢?对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都有那些影响?目前,我们生活中超市所购买的食用油,已不在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油类!目前市场上植物油提取方式有“物理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 一般来说,采用压榨法生产的植物油价格高于浸出法植物油。

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料中榨油的方法。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 全过程无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它渊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现今的压榨法是工业化的作业。


压榨法又分为普通压榨法和螺旋压榨法两种。普通压榨法是一种在大豆、菜籽或花生上加压的方法。
现在这种方法已不大使用,特别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几乎不用。螺旋压榨法是在水平装置的圆筒内安装有螺旋轴,经过预处理的大豆、菜籽或花生进入螺旋压榨机后;一边前进一边将油脂挤压出来。这种方法可以连续生产,但在榨油过程中,因摩擦发热,蛋白质多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


浸出法是指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侵润已被粉碎的原料,使油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把混合液在一定温度和真空度下进行蒸馏,使溶剂和油脂分离而得到植物油的方法。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食用油是浸出法生产的毛油精炼而成的,特别是大豆油,几乎都是浸出方法提取的。
油料的侵出过程:(侵出法取油包含)油料侵泡、混合油处理、湿柏脱溶剂、溶剂回收等四个工序组成。

浸出法取油的基本过程:
把油料料胚或预榨饼,侵浸没于溶剂(多为工业乙烷)中(侵泡),使油脂的绝大多数溶解在溶剂内,形成混合油。
然后将所的的混合油,与固体残渣分离。对分离所的的混合油,再按沸点的差异进行蒸发和提取,使其中的溶剂汽化变成溶剂气体而与油分离,从而制取得油脂-即浸出毛油。
被汽化的溶剂蒸汽则经过冷疑和冷却,予以回收,然后投入在循环使用。浸泡分离后的残渣,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烘干脱溶,去除溶剂后得到侵出干粕,而脱溶挥发出的溶剂蒸汽,同样予以回收,在循环使用。混合油中所含油油脂的重量百分数,叫做混合油浓度。

一、加工工艺
一)物理压榨工艺(以菜籽为例)
将菜籽加水破碎(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炒焦) → 然后入锅炒熟(炒到115摄氏度)→ 再入螺旋榨油机压榨 → 出毛油(半成品油)→ 将毛油沉淀→ 进行毛油精炼(传统工艺是将毛油加热到130-140摄氏度后,每100Kg毛油兑水3-5 Kg进行提炼,脱磷脂、脱色、脱酸介) → 最后制成食用油


二)化学浸出油工艺(以菜籽为例)
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 → 用称为俗称六号轻汽油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 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热(255℃~300℃),除去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 → 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 → 最后制成食用油。浸出油工艺从半成品油到毛油精炼,整个过程都在使用化学剂,有的提炼过程中甚至使用硫酸。


二、两者优劣对比


一)营养

压榨油:不破坏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保留了油料作物原有的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也保留了植物原有的天然香味。

浸出油:由于高温、化学的加工过程,破坏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遭到破坏、流失。因此浸出油主要成分就是各种脂肪酸,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基本上无营养可言。浸出油通常无色无味,闻不到植物原有的香味。

二)化学残留
压榨油:基本上无化学残留物。
浸出油:6号汽油等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都有残留,这些物质对人体无益、甚至有毒。

三)致癌物质
压榨油:低温、物理加工过程,不使用化学溶剂,因此不产生有毒物质。
浸出油:高温加工过程产生苯并芘(烧烤、油炸、吸烟都会产生),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浸出油还残留黄曲霉毒素B1,其毒性为为砒霜的68倍。

苯并芘又称苯并(α)芘,英文缩写BaP,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和突变原。3,4-苯并芘释放到大气中以后,总是和大气中各种类型微粒所形成的气溶胶结合在一起,在8微米以下的可吸入尘粒中,吸入肺部的比率较高,经呼吸道吸入肺部,进入肺泡甚至血液,导致肺癌和心血管疾病。

中央电视台2012年1月11日《生活早参考》专栏《浸出的食用油》节目“油脂的浸出过程会用到正己烷”。正己烷是一种化学溶剂,主要用于丙烯等烯烃聚合时的溶剂、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晕倒、神志丧失、癌症甚至死亡。正己烷会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及及运动神经细胞!“化学浸出”食用粕有毒有害正己烷溶剂残留可能高达令人恐惧的500mg/kg水平!

正己烷残留:(1)致神经毒素、损伤繁殖能力;(2)苯残留:公认致癌物;(3)“不挥发物”残留【注:“不挥发物”即石油加工的残渣,鬼晓得含什么东西;“苯”清清楚楚是致癌物!】。

“化学浸出”大豆油高温加热“精炼”过程“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百分之一点几到百分之三点几的反式脂肪酸,成为中国人反式脂肪酸摄入的主要来源”! 
 反式脂肪酸在自然食物中的含量几乎为零,很难被人体接受、消化,容易导致生理功能出现多重障碍,是一种完全由人类制造出来的食品添加剂,实际上,它也是人类健康的“杀手”

反式脂肪酸在人体内沉积会造成。1)降低记忆力;2)容易发胖;3)易引发冠心病;4)容易形成血栓;5)怀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过多摄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会影响胎儿的健康;6)影响男性生育能力;7)影响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对必需脂肪酸的吸收! 

 欧洲与加拿大“化学浸出”食用油“溶剂残留量/浸出油”溶剂残留量标准为“≤10mg/kg”,严禁正己烷残留量大于10mg/kg的食用量!而我国“化学浸出”食用豆粕与饲料豆粕中很高水平有毒有害正己烷溶剂残留,高达令人恐惧的500mg/kg水平,对人类与动物致生育毒性!这些毒素,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依靠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无济于事,肝脏无法分解这类毒素,在身体淤积就是导致多种严重疾病!
看完压榨工艺的油和化学浸出工艺的油整个营养对比后,你就一目了然了。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