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达到1.0033亿吨,首次越过1亿吨关口。
这个数字非常瞩目,前前后后已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要说谁最能感受到这1亿吨大豆的份量?——是食用油行业。
如同那艘拉开历史一幕的“飞马峰”号进口大豆货轮,破亿吨的大豆进口纪录同样是一个标志性节点,油脂行业正在不知不觉中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该如何应变?值得业内人细细思量。
01
1亿吨进口大豆是个什么概念?
月均进口超800万吨:每个月,在太平洋或印度洋航线上,会有100多艘满载大豆的万吨巨轮,从巴西、阿根廷或美国驶往中国;
周均消耗100-200万吨左右:每一周,国内从南到北的油脂压榨厂总共要加工以百万吨计数的进口大豆,产出几十万吨豆油、上百万吨豆粕。
到港大豆的数量、各地油厂的开机率都将影响到国内市场食用油乃至猪肉价格的起伏。
中国大豆进口量在2000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之后持续上升,在2017年达到最大进口量9555万吨,已离亿吨纪录不远;
2018年运载进口大豆的“飞马峰”号们因突降的关税遇阻,加上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进口大豆连续两年下降;
2020年大豆进口量再度上升,原因有三:生猪存栏持续恢复;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中国持续扩大美豆进口;油厂压榨利润较好,积极购买。
大豆进口的驱动因素在粕不在油。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五年规模化养殖将占到中国生猪生产的60%以上,对于饲料粮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肉蛋奶的消费仍持续稳步增长,进一步带动豆粕需求增长,2021年大豆进口预期仍将继续增长。
以2020年为开端,中国大豆进口或将就此迈入亿吨时代。
02
“不要白白浪费一场危机”,在进口大豆下降的两年间,食用油经历了一次供给侧改革,也是再一轮的行业洗牌,有草根油企脱颖而出,有明星油企陨落淘汰。
在大食品领域消费升级的东风下,菜籽油热了花生油热,亚麻油热了茶油热,中小油企及一些小油种、特色油种趁势崛起,进口大豆产出的豆油则主要流向中包装餐饮油市场。
与此同时,大豆压榨产能扩张放缓,主导食用油行业的国内大豆压榨集团格局,也从国企、民企、外企三分天下,演变为国企、民企、外企、合资四分天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市场占有的比重逐年增大。
据粮油市场报2020年报数据:大豆压榨集团中,国有企业占比约为23%,民营企业占比约32%,外资企业约占16%,中外合资企业占比29%(大多为国内控股)。
据行业人士透露,2019-2020年度排名前10位的压榨集团占全国大豆压榨总产能的84%,排名第一的中粮集团拥有18%的市场份额,益海嘉里集团16%、九三和中储粮各拥有8%的市场份额。其他规模压榨集团还包括渤海、汇福、嘉吉、邦吉、和润、路易达孚等。
从空间上看,大豆压榨工厂布局从沿海港口城市集聚,转向沿长江航线、哈大铁路、陇海铁路等交通运输线路,向西南、西北、东北内陆腹地扩散。
而2020年以来,随着进口大豆量不断回升,一批新增或扩增的大豆压榨项目已启动或即将启动,如一德粮油的重庆、九江项目、澳加粮油的海南澳斯卡项目、湖南岳阳中储粮项目,以及益海嘉里在茂名、潮州、乐清等多地项目、路易达孚江海粮油的张家港二期项目等。
各方大豆压榨势力正以新阵容进入亿吨时代,仍将掌控着行业话语权。
03
随着压榨产能继续增加,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强者恒强”更加明显,巨头们的博弈将再度变得白热化。
除了在压榨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率增加盈利;向下游包装油领域延伸发展的趋势不减。
中包装餐饮油会是“神仙打架”最激烈的战场。
近年来国内餐饮行业连锁化快速发展,餐饮企业门店下沉至低线城市,品质统一及供货稳定的中包装用油增速不减。
据了解,即便在受到疫情冲击的2020年,中粮的中包装餐饮油销量仍逆势增长了18%,并开始试点中小包装一体化管理经营,以提升竞争力;而外资巨头嘉吉也将火力集中到餐饮渠道,建立了多品牌、差异化的餐饮油产品体系,并提供个性化用油解决方案,从小龙虾煎炸油到定制专用瓶盖,创新频频备受瞩目。
以往靠“价廉量大”包打天下的中包装餐饮油将迎来消费升级,进入品牌化时代,而头部大豆压榨企业将凭借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取得绝对领先地位。
另外,国内消费者对非转基因油和高油酸油的认可和市场需求,也将影响到进口大豆结构;未来,非转基因大豆和高油酸大豆亦将占据一定进口份额;各巨头仍将以先发优势,主导非转基因大豆油等小包装豆油细分品类的市场与创新。
虽然“强者恒强”,但“赢者并不能通吃”;“专、新、特、精”成为中小油企的发展方向。
从近三年销售情况来看,小包装豆油、调和油占比下降,菜籽油、花生油、花生油、葵花油、玉米油等油种稳步增长;通过避开压榨巨头占据主导的豆油,挖掘区域及品类特色,把重心转向差异化的大众或小众油种,并专注对自有品牌的打造,一些中小油企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并都在不断修炼着各自的制胜法宝。
04
该如何应对亿吨进口大豆时代的新形势?
新战略、新格局已初见端倪:食用油产业正从竞争走向“竞合”,从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走向和而不同的相融共生。
何谓“竞合”?即建立和保持产业里优秀参与者的合作竞争关系,发挥各自强项,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成全、优势互补、协同增长,最终实现双赢与产业共赢。
回顾过去两年,“竞合”生态已在行业内不同层面出现:
生产方面,企业之间的代加工OEM规模不断扩大,产能得到消化分享,成本得以降低;
体制方面,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密集参与国企混改,国有资本也频频投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合作项目也不少;实现了取长补短、融合发展;
品牌方面,地方油企纷纷抱团做强,“天府菜油”、“湖南茶油”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开花结果;
组织方面,跨地区的产业联盟、技术联盟纷纷成立,形成产、学、研开放式的合作机制.....
虽然食用油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还是主流,但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获取生存发展空间,还必须懂得同行对手在产能、渠道、技术、资金等方面展开合作,互为上下游、互为产业链、互为商业链、互为服务链,最终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
事实上,在中国食用油行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应对进口大豆带来挑战与机遇,自始至终是行业要面对的重要命题;尤其在经历2004年、2008年两次大豆危机后,存活下来的大小油企都是在很多的曲折和教训中,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从而完成了各自的进阶。
时至进口大豆破亿吨的今日,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繁荣成熟的食用油产业: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中小油企欣欣向荣,走“专而美”路线的食用油品牌和企业已经多到不胜枚举;其背后是技术的进步、企业家群体的成熟、制度的完善、消费市场的旺盛以及产业竞争的更加有序。
亿吨进口大豆时代,通过行业“竞合”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推进食用油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能为更多油脂从业者、创业者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在大变局中开新局。
|